双枪女侠贾春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25845889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21年03月31日

贾春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发布时间:2021-03-31 11:59:36      发布人: Jackson

1984年3月18日湖北黄山市阳新县一位农妇去世,家人按照当地的习俗给老人料理后事。孙子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平常和自己很亲近的奶奶,身上还隐藏着另一个身份,是当时革命年代有名的“双枪春姐”。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段历史慢慢浮出水面,这样一个破旧的纸条,承载着一个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一,悲惨身世

1912年贾春英出生在湖北阳新县陶港贾村,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都不好,贾春英家更是难上加难,这个时候的中国是民国时期,大家的封建思想依旧没有清除,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里是主流思想,贾春英的父亲知道生下是一个女儿,在养到8个月的时候就卖给了附近的人家做童养媳

贾春英小的时候就开始被养父母支配做很多家务活,没有做好的话就会被养父亲一顿打骂,在父母的责骂声长大。这样的生活贾春英在默默忍受,没有反抗过,她认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多余的,直到1925年,她遇到一个男人,让生活逐渐有了色彩。

1925年春天,贾春英背着竹筐拿着竹篮要去打猪草,把筐子装满以后已经快天黑了,自己必须赶快回家,回家太晚就会没有饭吃。在下山的途中下起大雨,因为路滑的缘故贾春英一下子摔倒在地上,沉重的装满猪草的筐子带着她向山下滚去。

贾春英被一个打着油纸伞的男子扶起来,贾春英却觉得这个人很熟悉,小心翼翼地问:“是冠国表哥吗?”,这个男人才知道面前这个被泥土糊了全脸的人是自己13岁的表妹。

罗冠国家里是比较富裕的,接受过学校教育,长大以后被父母送到外国传教士开的一个教会学习。在这里学习期间,罗冠国感受到教会宣传的封建思想很荒谬,毅然选择退学,在朋友罗伟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成为一名革命青年,回到家乡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清形势,加入革命的队伍

看着被生活摧残的表妹,心中满是对贾春英的怜悯,第二天来到表妹家里对贾春英说:“小春,你愿意自己把握人生,和命运做斗争吗?”,年纪13岁的贾春英不明白表哥的意思,对表哥摇摇头,表哥再一次用有神的目光对贾春英说:“我和朋友每天在后山祠堂聊天,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听”。

贾春英在干完活以后就会来到后山听表哥和几个朋友聊天,逐渐长大以后,知道了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封建压迫,想到自己在养父母家的经历,扯下从小的裹脚布,告诉表哥自己也要参加革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1927年3月,15岁的贾春英和其他表哥召集的年轻人,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正式加入共产党。

二,双枪春姐

1930年18岁的贾春英被中央任命为鄂东特委会妇女主任,2月,跟随阳新县书记罗冠国到村子里开会,给大家宣传革命思想,表哥在会上讲话时,当地一些的土豪劣坤对开会现场进行了破坏。

革命的发生无疑会对当时的地主产生威胁,红军的到来让村子里有部分人内心慌乱,在得知革命人要来进行演讲的时候,就策划了一场破坏行动让会议无法正常进行。事情发生时贾春英没有慌乱,看到破坏现场的地痞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将这些人打倒在地

红军把破坏活动的人压在会场上,跪倒在人民面前接受审判,这样的一幕让在场的人民群众欢呼雀跃。

之后贾春英在多地建立了农会、妇救会等人民组织,并建立了农民赤卫队,打击当地的土豪劣坤,这样的行动对当时的人民武装革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家称贾春英为“双枪春姐”

1932年彭德怀把贾春英叫到司令部。给她一个任务去江西修水县建立秘密联络点,并监视敌人的动向,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在此之前红军派过三批联络员都被敌人发现并牺牲。彭德怀对她说:“你一个女娃娃,敢不敢去?”,贾春英回答道:“有什么不敢去,你就等好消息吧”

贾春英不负众望成功在江西修水县建立秘密联络点,并时刻监视国民党军队的动向,通过贾春英提供的情报,彭德怀带领军队成功攻克修水。这次完满完成任务,贾春英得到了彭德怀的夸奖。此后贾春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农民参加革命的意义,红军是来帮助老百姓脱离痛苦的。

三,默默无闻女英雄

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贾春英的名声在外,与当时红军传奇女司令胡筠称为湘鄂

赣“双芙蓉”。在俩人的发展下。组织了一支千人女子游击队,贾春英担任队长,胡筠担任政委,在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时候,女子游击队提前埋伏好敌人的必经之路上,上千名游击队员将敌人全部歼灭。现在湖南省还流传着两人的童谣:“上打咚咚鼓,下打咚咚锵。两边同时打,迎接双芙蓉”

在此期间贾春英结识丈夫潘涛,并于1937年12月接受了战友潘涛的爱。潘涛和贾春英之前的感情更像是战友,俩人在困难的时刻相互扶持,坚持着战斗,希望革命的胜利。1940年生下孩子,贾春英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丈夫,等来了却是丈夫的噩耗。

一年后,贾春英身体过度劳累,无奈之下辞去所有职务回家乡静养。回到湖北省老家以后,一直靠务农为生,即使生活会遇到困境,贾春英也凭借自己解决困难,从不向国家张口。

直到1984年3月18日贾春英去世,也没有向国家和组织提要求和享受红军人员的优等待遇,直到孙子潘平整理奶奶遗物时候发现了有关身份的纸条

总结:

孙子从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听着奶奶讲的红色革命故事,知道奶奶有一个传奇的人生,没有想过奶奶有这么一样特殊的身份,在整理这些时被奶奶的事迹所感动。谁说女子不如男,贾春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女人也可以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在道路上或许会坎坷,请相信未来是一片光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