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痛悼念沈战东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33438707
本馆由[ 张伟杰 ]创建于2013年09月27日

三个千米人墙悲伤传递悲伤

发布时间:2014-01-30 14:09:59      发布人: 张伟杰
泪飞顿作倾盆雨,妻子的眼泪打湿了水泥路面……
    昨日下午,郑州伤城,因劳累过度牺牲在维稳第一线的援疆特警沈战东的骨灰从天山脚下回到郑州“家中”。从新郑国际机场到郑州特巡警支队门前,然后再到烈士陵园,社会各界送别的人站成了足足三个千米人墙。郑州万名民警也来到郑州市烈士陵园,在纷飞的泪雨中,送战友最后一程。

【警民情深】
三个千米人墙悲伤传递悲伤
    下午1时30分,郑州新郑机场停机坪。低回的哀乐声中,沈战东的妻子、妹妹怀抱烈士骨灰、遗像在4名特警队员的搀扶下,跟随6名手握钢枪的武警战士缓缓走下飞机舷梯。
    河南省公安厅、郑州市公安局负责人率领百余名特警队员在机场迎接赴疆魂归的战友——沈战东。前期赴疆处理相关事宜的郑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黄保卫一行也同机到达。
    运载着烈士骨灰的灵车缓缓启动,5辆巡逻摩托警灯闪烁,呈品字形阵容护卫开道。
    新郑,正是沈战东的老家。车队刚出机场,第一道人墙出现在车队两边,这是老乡们过来送行。千米人墙,数千面孔,把车队衬托得越发悲戚。
    车队从机场高速来到郑汴路,郑州特巡警支队正是沈战东生前战斗过的单位。道路的北面,千米人墙再次出现。除了打击犯罪,沈战东生前和战友经常进企业、进社区,周围的群众对他们非常亲。
    从郑汴路左转到未来大道,走航海路,到嵩山南路、来到陵园路……
    总共约四十公里的路程,千米送行人墙第三次出现。从路口到烈士陵园门口,黑白的挽幛如海,一双双泪眼把悲伤再次传递。
邻里打出条幅相约前来送别
    在送别的人群中,有不少是沈战东的战友,也有很多居民自发赶来。战东走了,不少邻居也打出条幅为他送别。
    沈战东生于新郑,如今马革裹尸,也成了新郑人民的骄傲。在百度新郑吧等网页上,有新郑群众留言,相约一起送别沈战东。在这些群众当中,一个特别的群体是新郑机场附近的小学生。
    在新郑机场,附近的学校在课外活动时经常讲述英雄的故事,特警的传奇更让孩子们心驰神往。得知一个特警叔叔牺牲后,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送别沈战东叔叔。“他们不太懂什么叫牺牲,但他们看到灵车都心情低落。”一位特警说。

【夫妻情深】
紧抠住骨灰盒,怕老公再受伤
    下午1时30分,从飞机上走下来,沈战东的妻子王晖就垂着眼帘。
    说是走下来,其实是搀下来,王晖几乎瘫在护卫特警的手臂上。她的头发蓬乱、眼睛红肿,手指紧抠着怀里的骨灰盒,生怕老公再受了任何委屈。
    两人从2006年开始谈恋爱,数次推迟了婚期终于修成正果,可天降横祸夺走了王晖不到百日的幸福。新婚燕尔痛失夫君,这样的变故让王晖憔悴不堪。
    下午2时30分,终于挨到了烈士陵园,沈战东的战友排成方阵迎接英魂到来,骨灰安放仪式即将开始。在两名女警的搀扶下,王晖依然垂着眼帘,只是把骨灰盒送给了特警辛艳明。在武警的护卫下,辛艳明肃穆地走上灵台,把战东的骨灰安放上去。放在台上后,辛艳明小心地抚平了骨灰盒上的红绸。
    随后,郑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黄保卫介绍沈战东的生平事迹。其中,黄保卫讲道:“沈战东同志数次推迟婚期……”
    这时候,王晖抬起头来,微微眯着眼睛,盯着灵台上悬挂的丈夫的遗像。沈战东倔强地微抿嘴唇,一双大眼看着自己的爱人。王晖皱了一下眉头,攥紧了手中的纸巾,眼睛却没有眨一下。十来分钟的时间,王晖一直盯着丈夫的遗像,红肿的眼睑始终没有放下。
两名女警搀扶,妻子泪湿路面
    安放仪式结束后,省市领导逐个走到王晖的身边,一一握手轻声慰问。省市领导慰问完毕,一位女士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王晖回头一看,一把抱住她失声痛哭。
    安放仪式结束后,沈战东的骨灰要送往烈士纪念堂。
    从灵台到纪念堂,有几百米的距离,正常人步行不超过两分钟。在两名女警的搀扶下,王晖却寸步难行,但她紧抿着嘴唇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的前方,辛艳明依然紧抱着骨灰,李亚伟紧抱着遗像。
    骨灰所到之处,战友纷纷敬礼,一些女警则哭出声来。终于,王晖忍不住了,全身瑟瑟发抖。虽然沈战东已经离去5天,虽然王晖几乎滴水未进,但她的泪水还是涌了出来。
    这时候,脚步踉踉跄跄,身子痛苦地向前蜷缩着,王晖几乎是被两个女警架着前行。
    泪飞顿作倾盆雨,有些落在衣襟上,有些落在水泥路面上。虽然地面坚硬无比,虽然泪水落地像被打碎的珠子,但水泥依然被打动,留下一路瞬间的湿润。“战东,你还回来不回来啊……”哭着,说着。
放完丈夫骨灰,力尽晕倒输氧
最痛苦的时刻终于到来,烈士纪念堂到了王晖的眼前。
    跟随着特警护卫,王晖被架到骨灰存放处,这里安息着为郑州作出卓越贡献的各位烈士。
    安放骨灰的格子打开,辛艳明把战东的骨灰交给了王晖,让她送丈夫最后一程。把骨灰放到架子上之后,门关上了,丈夫和自己阴阳两隔。5天5夜都不愿承认的现实,在这一刻残酷地呈现,王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可是,虚弱的王晖,发出的哭声只是身体深处的呜咽。
    这时候,王晖全部的能量都不再足以支撑她的身体,她瘫在地上。两个女警已经搀扶不起王晖,另外几个女警赶紧过来帮忙。虽然瘫在地上,王晖却依然记挂着自己的丈夫,呜咽不清地呼喊着,强撑着留在骨灰边不走。五六个女警,硬是不能把她架走。
    最后,女警终于把她抱了起来,送往休息室。椅子上,几个朋友围着她,做着明知没用却力所能及地安慰她。王晖再次垂下眼睑,默默地流泪。过了一会儿,一个朋友突然发现,王晖一点声响也没有了。赶紧喂水、喊叫,王晖却还没有动静,她伤心过度晕了过去。一分钟后,两名警察拿来了一个氧立得,氧气管插进了王晖的鼻孔里。经过一番抢救,王晖终于平复下来。“他们的爱情,让人肝肠寸断……”
    一个五大三粗的特警,用这样一句话评价两人的生离死别。说完,他把头扭到一边抹了一把眼泪。

【珍重】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可是我错过那花满枝丫的昨日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深深地俯首请为我珍重
【战友情深】抱遗像3小时,战友不舍得松手
    安放仪式上,一直捧着烈士骨灰的特警叫辛艳明,他算是沈战东的“徒弟”。
    沈战东生前是郑州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四中队一个班的班长,辛艳明入警比他晚。来到特警队后,沈战东一直手把手教他,教他射击、散打。如今,辛艳明也成了特警队中的骨干。
    听说烈士骨灰要回来,辛艳明争着抢着要为“师傅”捧骨灰。但是,这个任务,每一个兄弟都想争。“送别战东最后一程,是我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可是,四大队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冲到前面送别,大队领导为此伤透了脑筋。最后,根据个人情况和整体要求,大队选择辛艳明捧骨灰,李亚伟捧遗像,另外两名队员随后护卫。
    从下飞机到仪式完成,共用了3个小时。这么长时间,李亚伟一直捧着遗像,从来没有松手。“最后一段路,我不能让兄弟再受委屈。”李亚伟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