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2岁成亲,自己独立生活,23岁长女出生,他依然在每日为生活而奔忙着。解放后,他工作的工厂成为国营天津第一棉纺织厂,和他一起工作的童工们都当家做了主人,他是党组织信赖的好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拔他当了车间的工会主席,由于没有文化在工作中上了文化扫盲班,学习非常认真,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就成长为党的好干部,并被厂工会选送到北戴河参加第一届干部培训班。
在家里他是个和蔼可亲的父亲,非常爱孩子,每到周末他会带上我们六七个人子女,到工人文化宫、人民公园,玩上半天,从不乘坐公交车,都是步行,背着、扛着小一点的,大孩子就跟着他跑,一路谈笑风生,和作游戏一样,跑一会,走一会,有时还唱起歌来,愉快高兴地都不知道累了。自己上下班一般也都是步行,把剩下来的车钱给我们买些新鲜好吃的水果。
父亲为人厚道,亲戚、朋友和邻居相处的都很和睦,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很困难,老百姓的生活全靠定量的供应,家里孩子多,确时有些困难,这时好心的亲属、邻居都一直在帮着我们,使我们健康的长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动乱的日子了,他没有参与过任何派别活动,每日还是正常地勤恳工作,当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依然把自己三个大孩子都送到边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其实他的心很痛不舍得孩子离开他,孩子没走后,他大病了一场,但在组织面前依然毫无怨言。
70年代末大部分知青开始返城,父亲看着干部家庭的孩子陆续回到父母身边,自己没有能力将孩子们办回来,心里挺想孩子们,心情一直很是忧郁。知道了有接班的政策,于是父亲就提前退休,等待孩子来接他的班,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退休在家的父亲每逢过年过节,都是数这日子盼着远在边疆的孩子们回家。这是慈父对孩子们的疼爱之心。
因年幼时吃了太多的苦,加之心情长期忧郁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住院手术后,因三十几年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没有好办法,一年后逝世。
父亲是个好工人,好党员,是我们永远怀念的慈父。
(二)妈妈
妈妈自幼丧父随母亲和哥哥嫂子一起渡日,因为嫂子在裕丰纱厂当工人,于是11岁的她跟随嫂子进厂当了童工。和我父亲同在一个工厂,母亲比父亲晚去了几年,一直工作到结婚,因工厂没有托儿所,所以只好辞职了。解放以后她又重新参加了工作,曾经在国棉一厂、亚麻厂、耐火器材厂、化学粉碎厂等工厂作过工,每次调换工作都是因为孩子拖累的她,最后的工厂是他落下终身的疾病“矽肺”。
妈妈是个心地善良,没有心机的老实人,一生只知道埋头苦干,从不计较得失,无论别人怎样对自己,她都是友善的对别人,日子虽说过得紧巴,但她和父亲齐心合力带着孩子们过着苦中求乐的美好日子。
她一生很不容易,自己有病从不在意,矽肺一直坚持了30多年,她很坚强,连医生都说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肺已经纤维化多年,用腹式呼吸,她超出一般人的忍耐力,平日生活中谈笑风生,从不把痛苦表露给别人。
在人到中年时失去了自己的长子,50岁又失去了丈夫,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他顶住了,她坚强的把这个家撑了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母亲。
孩子们都大了,她已年老老了,得到孩子们的孝敬,渡过了幸福的晚年。
今年老病复发于9月20日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