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水~~忆我亲爱的母亲!
我亲爱的母亲已去世十四年了,十四年来,我经常忆起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但回忆母亲、我的心是痛的,这痛来自对母亲深深的眷念和愧疚,我早就想对母亲生前做一个完整的概述,以此深深缅怀母亲为我们子女和孙子女做出的丰功伟绩,同样的因文笔有限怕还原不了母亲的生前过往而有负于母亲,所以迟迟不敢动笔,但做为长女,我又责无旁贷,今天怀着深深的思念和感恩的心,简单的将母亲的生前做一个文字上的概述,以缅怀母亲的在天之灵。
母亲出身在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九岁时亲生母亲去世,有二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妹妹,母亲是在继母的白眼中长大,以小就承担着家中繁重的家务,相继带大了弟弟和妹妹,所以母亲的身世是凄苦和不幸的。年轻时的母亲长相端庄典雅,身材姣美,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有些像外国人。父亲和母亲是自由恋爱结婚,这在当时的年代里属于比较罕见的,这纯属是善良的父亲被母亲诸多的优良品质所深深吸引,造就了这段美满和幸福的婚姻。母亲生有我们兄妹四人:哥哥、我和弟弟妹妹。我和哥哥年岁相差较大,应该我上面还有哥哥或姐姐从小不幸夭折,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在一岁多时因病夭折。
我眼中的母亲是一位极其勤劳、俭朴和忠厚善良的人,“母爱如水,刚柔相济,缓缓流畅;母爱如伞,遮阳挡雨,相伴永远;母爱如灯,点亮心中,指明方向;母爱如春,阳光雨露,浇灌一生”,放在我的母亲身上最贴切不过,母亲把自已的一生乃至自已的全部全都无私的交给了丈夫和几个子女,为我们几子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母亲虽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她用自已的行动和付出让我们的父亲安心工作,让我们健康成长,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母亲的勤劳俭朴是出了名的,结婚后,随着我们几个子女的相继出生,靠着父亲一个人工作,家庭经济日渐拮据,母亲都是买最便宜的菜,做出的饭菜,永远都是先尽我们子女吃,往往母亲和父亲都是咸菜就着吃饭。我印象最深的是听母亲说过:母亲经常用一斤油就让全家吃了近四个月。母亲也上过班,她上班时吃的永远是一盒白饭,可怜的母亲甚至连最便宜的青菜和那个年代最难吃的飞机苞菜也舍不得在食堂买,把对自已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最低点。
母亲和父亲一样,永远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闲暇之余她还做很多很多做不完的外活贴补家用。母亲非常的聪慧和心灵手巧,她特别擅长女红,她经常靠帮别人织各种式样的毛衣。盘各种中式衣服上的各种样式的钮扣等来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贴补家庭开支。虽然那时生活困难,但母亲都把我们打扮的整洁、漂亮,让我们从小都穿着她编织的各式花样的毛线衣,这在那个年代里别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后来随着家庭经济的好转,她都热心的帮助别人做这些事,从不收取别人一分钱。我们从小到大(包括我们的子女)所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裁剪制做的。母亲还会包各式馅料的小脚粽子,式样好看,软硬适宜,煮熟后特别好吃,每逢端午节前几天,好多邻居都会请妈妈包粽子,母亲从不拒绝,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母亲还积极向上,特晌应政府号召,新中国成立后的笫一个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母亲就积极参与,第一批就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不但会写自已的名字,还能简单的看一些报纸,碰到不认识的字会虚心向别人请教。在63年开始的“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母亲就积极投身到其中,后来还成为居委会的一名小干部,积极为居民做好事,做善事,深受居民的尊敬和爱戴。但由此母亲也做过一件傻事:当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初期,北京红卫兵倡导的所谓“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无知的红卫兵和造反派到处打砸抢及抄家,破坏和烧毁了国家大量的名胜古迹和名人字画等等,让国人留下了千古的遗憾。母亲在此浩劫和担惊受怕因素的影响下,也把我们家祖传下来的很多名人宇画和古书的真迹以及先祖曾穿过的官袍、官帽全部烧毁,让我们家也留下了天大无比的遗憾,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