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港湾
——怀念我们的父亲老红军曹一中
今年的6月5日,亲爱的爸爸离开我们已五个年头了(今天清晨,天又下起了大雨,冥冥之中每年的今天,苍天都和我们一起向亲爱的爸爸致哀)。
五年过去了,但仿佛觉得爸爸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他那慈祥的脸庞就在我们眼前闪现,他那洪亮的声音就在我们耳边响。隔着时空,我们又聚到了“东山弄”爸爸妈妈的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全家人围桌而坐其乐融融……
对我们来说,爸爸妈妈的家就像停泊船儿的港湾,我们会经常停泊到到这个我们最喜欢最温暖的港湾,尽情享受着这个港湾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幸福,虽说我们的港湾几经易址,但爸爸妈妈一直是港湾的守候者,这个港湾带给了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的温暖,感谢我们的爸爸和妈妈!
在我们的记忆里,小的时候,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时我们全家就居住在西湖边的一座小楼里。这座小楼是1949年全国解放时,解放大军南下接管旧政府时邮电局局长住的别墅,据说这是旧时历任的法国邮电局局长建造的小别墅。这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小楼,在五六十年代也是西湖边很有特色标志性的一处建筑。小楼的整体色彩是赭红色和灰红色,这两种色彩把整座小楼衬托地格外大气与众不同,灰红色的大围墙,两扇绿色的大铁门,三层小楼的屋顶铺设的是赭红色的砖瓦,外墙面也是稍浅的赭红色,小楼每个房间的窗子都是由玻璃窗,纱窗,和木质的百叶窗组成,一楼和二楼住家,地下室和顶楼是堆放东西的。院墙内的有个大花园,花园里有一大块草坪,还种着各种树木,有桂花树,银杏树,香樟树……,记得那银杏树和香樟树长得很高大是有些年份的,它们的树干很粗壮,我们两个小人手拉起来都抱不过来的,还有栀子花,月季花,蔷薇花和一些叫不出名的花花草草,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花开花落伴着我们的童年生活。
冬天,下雪了,我们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滚雪球打雪仗,身上披满了白白的雪花;春天,花开了草绿了,春风吹来阵阵的芳香伴着我们在草地上嬉戏;秋天,我们陶醉在桂花树下,任凭金黄色的花瓣随风撒落我们的头发上,全身都沉浸在桂花的清香中;夏天,当夜幕降临时,就是我们抓知了的好时机,这时泥土地里的知了纷纷开始出洞了,有的知了刚从小洞钻出或正爬上树就被我们抓住,有的是我们凭着经验从蛛丝马迹的小洞里抓出来的……
西湖边的这个家是我们最早的港湾。“白傅路3号”,爸爸妈妈和我们的家,那里有着我们说不尽的幸福往事和童年趣事。
如今,这些花花草草和曾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小楼早已不复存在,它们在历史的变迁中已让现在的“白傅路1号”和“湖滨路33号”代替了,但童年时代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是不会忘怀的。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懵懵懂懂地知道爸爸是省邮电管理局的副局长,上下班都是坐着小轿车,有专职司机接送的,车就停在院子里的停车库。每天早上,我们看到爸爸穿戴整齐,手拿公文包坐进已等候他的小轿车去上班,到了傍晚听到了小轿车的喇叭声,爸爸下班了,我们又飞快地跑下台阶站在车库边的小道上迎接爸爸下班归来。有时,我们还会和传达员伯伯一起把沉重的绿色大铁门打开,让小轿车开进来。爸爸从车里出来,我们会争抢着帮爸爸拿公文包,只觉得爸爸很帅气威风,气度不凡,就是和其他的叔叔伯伯不同……
1966年的夏天,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把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一切都来了个底朝天。恶梦开始了,爸爸被扣上了“走资派”的帽子,靠边站停职被打到。我们全家和院子里住着的邻居们全都被赶了出来,理由是住着这么好的房子,过着资产阶级享乐生活,必须改造资产阶级思想。我们被迫从“白傅路3号”搬出,净身出门,家具都没带,结束了在这个小楼的生活,我们和邻居们搬到了位于中山中路的“东平巷”。此后,全家人就挤在20平方不到的小屋,进行资产阶级思想改造。
这是一间长条形的房间,前后两头是老式的插门,即是门也是窗,晚上睡觉关门就是插上门栓,推开门窗看见的就是距离两三米远高高的墙头,真是有井底之蛙的感觉,很压抑的。这种一落千丈的生活差异我们很不习惯。
由于房子太小,睡觉的床根本没处放,全家人打地铺睡了几天,爸爸和妈妈就带着我们去附近的小百货店买了几张小竹榻(毛竹细长条钉成小床板,搁在两个竹架子上就成了床),我们兄弟姐妹就把竹榻当床,虽然解决了睡觉的问题,但睡着不舒服不说,翻身时竹榻还时常发出吱吱的响声,会把我们从梦中吵醒。
新家附近就是过去十分热闹的官巷口和中山中路相交的地方,买点东西倒是还方便的,中山中路上的店铺也还齐全,有食品店,餐饮店,小百货店还有旧货店。那时候爸爸尽管是打到了靠边站,但也还得每天早出晚归“上班”,他的早餐我们包了,就是到旁边的“温州汤团店”给他买早点,爸爸喜欢吃甜食,我们拿着妈妈给的钱,每天换着花样买,有时是芝麻汤团,有时是油煎糯米豆沙饼,有时是白糖粢饭,我们和爸爸共享美美的早餐,这也是蜗居生活能给我们带来的一点肤浅的幸福感!
还有印象比较深的是巷口边的那个旧货店,这是爸爸苦中作乐的地方。到了星期天,我们不上学,爸爸妈妈也在家,狭小的家很拥挤,我们都往大街上跑,会满大街地逛,东看西瞧漫无目的逛。爸爸却一头钻进了旧货店,他会仔细地打量每一件旧货,有时会看一上午的时间,这个星期没看完,下星期接着看,有时店里旧货走的快,进来的也快,总是有看不完的东西。看归看,但爸爸不轻易出手。
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台小小的老式美国的木质“冰箱”,年代很久远了,外观漂亮做工很精致,木料是很好的楠木之类的,这台冰箱制冷很原始的,就是把冰块放在箱内的一个长圆桶里,通过人工放置冰块来制冷,冰化了的水就从小龙头放出,再把冰块放进去,以此往复来达到较低的温度,整个结构还蛮合理的。爸爸被这个冰箱的外观和它的整体结构所吸引,从制造的角度来看是好东西,是“质造”的!爸爸就花了很少的钱买回了家。他兴高采烈地对妈妈和我们说,买了个“放碗柜”,可以把盘碟碗筷都放进去,蟑螂也爬不进去了。爸爸真有创意,把旧式冰箱作为“碗柜”,我们大家都觉得爸爸买了个好“碗柜”,很实用的。如今50年过去了,这个“碗柜”还在,还和当初爸爸买下来时一样没有破损,爸爸的确慧眼,是个淘宝能手,淘了品质如此好的“碗柜”,看见这个“碗柜”就又想起了那些个蜗居的日子。记得爸爸还陆续给我们家淘来茶几,竹藤椅子,凳子等……就这样淘宝,爸爸给这个我们的蜗居添置了不少的家具。在爸爸以苦作乐的精神感染下,我们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蜗居,因为这里也是我们的港湾,有爸爸妈妈的守候,我们仍然感到很幸福。
印象中的那些年,面对变故带来的精神上的打击和生活上的困难,爸爸却表现了出奇的坦然。那时,爸爸脸上的表情是平和的,没有半句怨言和一丝沮丧。现在想起来,当时他的内心肯定是备受煎熬的,能支撑他坚持下来的就是他那博大的胸怀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爸爸从革命军人成为新中国邮电通信领域的建设者领导者,他豪情满怀雄心壮志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但一路走来极不顺利,太多的挫折磨损着他这颗火热的心。正因为他的实事求是,他的坦荡正直,他的真实纯粹,他的善良友好,在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逆流中却成了被人陷害的“弱点”。他不知道世上有“提防”二字,他太不会保护自己了,往往被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算计,每一次电闪雷鸣暴风雨中他都被雷电击中,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压得透不过气来几乎要倒下去。但作为一个老红军老革命,他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从敌人的炮火中冲杀出来,他已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面对频繁的政治上的加害,精神上的打击和身体上的损害,他承受了很多磨难,这对爸爸来说是社会主义革命长征路上新的考验,他不气馁不抱怨,革命的乐观主义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信仰支撑着他勇往直前……他和那些懒政不作为,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的人完全是不同人格的两种人,他高尚!他伟大!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我们在“东平巷”的蜗居住了六年左右的时间。其间,我们也从小学生升到了初中生和高中生,直到爸爸解放重新出来工作,我们也离开这蜗居搬到了“南山路”居住。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南山路还很安静,不见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伸展着长长的枝干,茂密的绿叶像巨大的绿伞遮挡了夏季的炎热阳光,整条南山路绿树成荫风景这边独好。我们住的房子还是爸爸单位新盖的宿舍,“南山路”的住所成了我们新的港湾。这是一幢3层楼的楼房,我们家住在二楼,从窗子往外望就能看见对面的公园,这是闻名遐迩的“柳浪闻莺”公园。蓝天碧水,柳树成行,莺歌燕舞,优美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很惬意。一年又一年,从七十年代初到了九十年代,我们兄弟姐妹们都陆续有了自己的小家,但爸爸妈妈的家依旧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港湾,依旧是我们热切向往停泊的地方。
1999年年底,爸爸妈妈的家又搬到了现在的“东山弄”,我们也跟随着爸爸妈妈把“东山弄”的家当做我们又一个新的港湾。岁月悠悠,往事依依,温暖港湾的点点滴滴永远是那么美好,“东山弄”我们永远离不开的港湾……
亲爱的爸爸,我们永远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CY CC CM 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