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药就是这身警服”
萧山区戴村镇张家弄村,沿着狭窄村道进村不过百米,有一座2层高的老房子,这便是郭建乐的家。
灵堂里,郭建乐的遗像摆在正当中,同事们正对着遗像深深鞠躬致祭。郭建乐的爱人周慧触景生情,喘着粗气哭了起来。郭建乐年仅20岁的儿子赶紧抱住妈妈,连连安慰。
6年了,周慧和丈夫一起与病魔抗争6年了,然而,当丈夫离她而去,她依然觉得“太突然了”。
周慧是舟山人,20多年前,23岁的她认识了正在舟山当兵的郭建乐。“他在部队很活跃,负责文艺工作,工作很踏实,当年我就认定了这个男人。”周慧说。
1997年,周慧与郭建乐结婚生子。后来,郭建乐从部队转业,夫妻俩便在萧山租了房子,生活渐渐安定。然而,淋巴癌突然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砸得粉碎。
周慧说,2011年起,一种单次花费1万多元的化疗药物,郭建乐用了40多次。有一次,郭建乐突然和妻子说:“这个药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呀。”
周慧很好奇,就问丈夫:“这可是进口药,你说什么药的效果好?”
“我觉得穿着警服在派出所上班,一天开开心心的,才是最好的药。”郭建乐笑眯眯地对妻子说完,转身上班去了。
然而,郭建乐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出门后,周慧在家里痛哭了一场……
“他总是不肯放下工作。”周慧含着泪说,“在医院里,他一只手挂着盐水,一只手接电话处理纠纷。这几年,他开口闭口都是‘我的村民’,一讲起工作上的事情就眉飞色舞……”
3月22日,去世前4小时,已到弥留之际的郭建乐拉着周慧,断断续续地讲起转业到派出所后的点点滴滴:“我有说不完的事,我怕现在不说,就再也没机会了……”
周慧泪流满面:“老公,你别老说‘他们’,能不能说说我和儿子……”
妻子的眼泪、同事的不舍、辖区百姓的念叨,都没能留住“阿乐哥”。灵堂上,遗像中的“阿乐哥”依旧英挺,正是所有人印象中的好民警,遗憾的是,他留下的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号码,再也无人接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