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80后武警战士李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9359942
本馆由[ 仁孝李杰 ]创建于2013年07月18日

顽强斗病魔 生命放异彩

发布时间:2013-08-08 11:50:14      发布人: 仁孝李杰

作者:罗宏伟 来源:红河日报 2013-08-06

        被确诊为脑瘤,李杰的战友惊呆了。怎么会?李杰在武警部队中是个训练标兵,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入院的前一天还参加执勤呢。他的父母更不相信这个事实,反复询问医生是不是诊断有误。聪明的李杰从大家惊愕的表情中已猜出了八九分。但他从不追问病情,暗自克服畏惧心理的同时决心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让生命绽放异彩。

  2011年3月中旬,武警弥勒中队一级士官李杰感觉有些头痛,到驻地医院检查时医生称没有病史和其它明显病症,头痛可能是颈椎压迫神经引发。返回部队后,李杰一如继往地完成训练、执勤等任务。

  随后几天,李杰头痛的次数开始增多,但也并没有引起这名“钢铁战士”的过多注意。痛时,他就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工作。细心的中队干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准备安排李杰休息几天,却被他以执勤任务重而婉拒。中队长孙强还是想让他休息一下,遂以命令的方式,安排李杰暂时到炊事班帮厨,停止担负繁重的执勤任务来调节一下身心。到了炊事班后,倔强的李杰仍坚持要每天站一次岗哨,分担战友的勤务压力,因为他不想当“特殊兵”。 31日,李杰站完人生最后一班岗后,中队干部发现他的脸色有些变化,做通工作后速派该中队司务长魏小亮于第二天送他到武警红河支队卫生队做深入检查。

  “从弥勒至蒙自的客车上,我随时都在看着李杰。不时问他能不能坚持。看似睡着了的李杰,总是马上回话称没事,睡一会儿就到了,这点痛没什么。”魏小亮回忆。

  2011年4月1日中午,李杰到了卫生队,医生立即对他进行了诊断,并展开治疗。2日上午,又把他转入蒙自一家医院做了精确诊断。检查结果是侧脑室占位性病变加梗阻性脑积水。这个结果让陪护医生非常惊愕,“不及时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病情危重,武警红河支队领导特批,连夜租车并派出几名卫生队医生护送李杰转到了昆明武警云南省总队医院,同时通知了李杰的父母。”卫生队队长彭道俊介绍,经过总医院专家会诊,称李杰颅内有巨大脑瘤,颅脑积水较之前已明显增多,而这时的李杰已出现几次晕厥,其中一次抢救达40多分种。为抢救他的生命,总队医院专家建议尽快转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手术。

  不巧的是,4月3日,因清明节放假部队专家正在休息。怎么办,武警支队领导在此紧急情况下,果敢地作出了请武警昆明总医院专家出面联系昆明医学院专家,“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挽救李杰生命”的决定。支队领导的决心和所采取的系列举措让卫生队医生潘名辉看在眼里甚为感怀。

  当天晚上10时许,李杰被推进“昆附一院”手术室。潘名辉与李杰父母忐忑不安地在手术室外等了8个多小时后,专家说“经过3次不同位置的颅脑手术,李杰已脱离生命危险。不过,后期还要观察。”潘名辉说,医生这句话让部队干部和李杰父母如释重负。

  脑肿瘤病有多种,颅脑手术难度都比较大,术后还有多种易发病症。潘名辉说,针对李杰患病后出现的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可能患有丘脑胶质瘤(脑肿瘤的一种)。一般情况,首次手术都采取安全、有效和保守性治疗为主。“昆附一院”对李杰做的就是颅脑减压引流和部分肿瘤切除等手术。

  随后,李杰的病情逐步好转,这让部队领导和他的父母看到了希望。潘名辉说:"化疗是痛苦的,但李杰却表现得异常坚强。"我从来都没看到李杰流过一滴眼泪"。

  经过医院一个月来的精心治疗和部队及家人的悉心照料,李杰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潘名辉说,这时,支队领导出于对这名武警标兵的关爱,提出了到北京武警总医院治疗的建议。

  5月5日,李杰在支队医生和其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北京。经过反复诊断,他被进一步确认为丘脑胶质瘤Ⅲ--Ⅳ级。当月27日,医院对他实施了丘脑肿瘤部分切除手术。医生称,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后,李杰的病情将得到更好的控制。潘名辉说:“7月22日,我与李杰父母一起陪李杰回到了蒙自武警支队卫生队。 ”

  不过,据武警总医院专家说,李杰的颅脑已做了几次手术,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如果再次发病已很难实施手术。由此,大家认为,是否能够康复,就看李杰与病魔抗争的意志力了。 患上脑肿瘤,并在3个多月里实施了4次手术,对任何一位患者来说心理压力都是巨大的。而李杰在家人和部队医生面前,却从未表现出消极,只是有时显得少言寡语。

  “在北京看病期间,李杰老家文登市的一些亲戚也赶到北京看望。出院时,大部分亲朋称都没去过天安门,李杰也能走路了,就想陪他一起看看。”潘名辉说,当时,李杰以部队和亲戚已花了不少钱为由婉拒。经过大家说服,他还是同意到天安门看看,不过他不愿照相。他认为自己有些发胖,几十次化疗后,头发脱落明显,相片有损"武警战士"形象。最后,还是潘名辉提出,李杰才愉快地与他照了张合影。“这是在北京唯一的一张面带微笑的合影。”

  从北京返回驻蒙自后不久,李杰认为部队为他的父母安排吃住,会影响部队工作,执意让父母回家。另外,在他身边支队已派出了专职的医护人员照顾,父母多待一天,也将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负担。

  李杰是家里的独生子,又患重病,其父母不同意回老家。潘名辉说,为此,李杰向父母发了一次脾气。

  在双方争执不下时他父母告诉潘名辉,就是在外租房也不愿离开。接着,潘名辉就在蒙自双河小区为李杰父母租了一间房子,并商定在李杰不知道的情况下,一两周悄悄看望一次。

  李杰得知父母回老家后心里平静了许多。闲时,还主动打扫卫生、帮助身边战友打饭等,看似正常人,其实他仍在默默地承受着病痛的煎熬。

  8月22日,李杰的头痛次数增加,又一次转到昆明治疗。这时,李杰才得知父母并没有回老家。由此,让他倍感天下父母心的大爱。作为独生子,他决心战胜病魔后好好孝敬父母。自此,他不仅理解了父母的用心,而且更加尊重父母。

  让大家高兴的是,在昆明治疗一个月后李杰好转出院。

  “据我了解,脑瘤几次手术后还能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由此,我还认为,李杰能挺过2011年8月1日,说明他大难已过。”司务长魏小亮乘出差之际特意到卫生队看望了李杰。见面后,李杰主动与他打招呼,说话声音响亮,精神犹如正常人。李杰还询问中队建设情况,身边几位老战友的训练情况等,给魏小亮留下深刻印象。

  自本次从昆明医治返回卫生队后,正像魏小亮看到的一样,李杰的病情逐渐好转。责任告诉他,该为卫生队做点什么。

  "李杰自8月31日返回卫生队后一年多时间里,自己能承担的卫生根本不需要安排,都自觉完成。"卫生队医生谭红运说,李杰是个细心人,每天都在卫生队转一圈,看看门窗是否关好、各病室卫生打扫了没有等。

  李杰的父亲是个木匠,为了儿子暂住蒙自便找了个装修活儿。谭红运说,平时,李杰母亲时常到卫生队看望,而李杰总是说自己很好,不用这么频繁的来往。

  正当大家对李杰的病情看好时,2012年10月17日,医生查房时发现他反应有些迟钝、表情木讷。遂向部队领导汇报后当即送往蒙自一家医院检查,病好转后又转昆明武警总队医院治疗。让部队领导和他的战友都没想到的是,李杰这次一别竟成永别。在总队医院,李杰的病情总是时好时坏,部队的重视和医院专家的及时诊治,让他的生命才得以维系。卫生队队长彭道俊介绍,总队医院专家称,李杰自2011年3月首次手术后,能把生命延续近两年时间,已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今年2月,李杰的病情又一次出现恶化。部队专家早已下过结论:做过4次颅脑手术后,已尽了最大努力。再次病发,已无力挽救。而在这时,李杰本已停跳的心脏却奇迹般地开始跳动。迷糊中,李杰还拉着母亲的手念叨:“部队领导和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要好好活着回报大家。”脑胶质瘤患者能自己苏醒,被医院多名肿瘤专家称为“医学上的奇迹”。李杰与病魔抗争的事例也在部队传开,均佩服身边这位战友的顽强意志。

  发生在李杰身上的奇迹感动了医护人员。今年3月6日李杰生日这天,他们买来了蛋糕庆祝,祝愿他早日康复。

  在随后4个多月时间里,李杰的病情似乎有所好转,但却很少下地走动。为此,支队领导特意派人送去睡袋,防止褥疮。这让李杰倍受感动。可是,面对自己记忆力的一天天减退,李杰就在清醒时告诉母亲,自己回报部队和孝敬父母的愿望可能实现不了了,就劝50来岁的母亲再生一个孩子,同时希望离世后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作为武警战士,想为部队和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今年7月15日,李杰病逝,年仅25岁。第二天,父母按照儿子的遗愿替他在《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字,当天即完成捐献手术,成功捐献了肝脏、肾脏和角膜。据专家介绍,这些器官至少可以给5至8个人带来新生。

  李杰凭着顽强的意志,不仅创下了丘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活两年零四个月的奇迹,而且还成为武警部队的首例器官捐献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年青的战士,钢铁的士兵!


    写信时间:2013/08/08 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