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感动(转)
历时半月的跟进,每一天,记者的心都塞得满满的。每一天,记者都被感动着。
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多市民打来电话,询问陈樊姝的近况。当得知陈樊姝的血样因没有快递公司愿意送至北京时,襄阳日报“双闪”爱心车队一名队员表示愿意驾车把血样送至北京。襄阳机场得知此事后,也毫不犹豫地表示免费帮助陈樊姝寄送血样。
昨日早上,另一位“双闪”爱心车队队员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前往机场,特意凌晨5点起床接记者到医院。他说:自己帮不上多的忙,希望通过记者更好地报道陈樊姝的事,让更多的人帮助她。
为陈樊姝送血样的过程通过微博直播后,《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打来电话了解详情。《北京晚报》记者李环宇在电话里说:“如果配型成功,接下来会是更加巨额的费用,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难以承担。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为陈樊姝赢得更多的帮助。”
感谢陈樊姝,让这么多陌生人的心连在了一起;感谢现代科技,它使疏离的人群通过微博得以重新聚集;感谢那些奋力扩散求助微博的人,是你们,让一个个体的求助声音变得如此强大;感谢所有参加此事的媒体记者,是你们,快速反应,密切配合,为一个弱小的生命亮起了绿灯。
最应该感谢的,是生命本身。我们的生命是有温度的,它不仅仅是活动的躯体、思辨的头脑,还是一颗感同身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