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起义前党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可以掌握的兵力及其参加起义的情形
起义军指挥员名单*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代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原名单为张发奎。张实为反动,当时是有意争取之故)
前敌总指挥: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叶挺(原名单为黄琪翔。黄实为反动,当时是有意争取之故)
第九军军长:韦杵(实为反动,当时是有意争取之故)
副军长:朱德 党代表:朱克靖
第十一军军长:叶挺 党代表:聂荣臻
第二十四师师长:董朗 党代表;颜昌颐
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后逃)
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 党代表:李硕勋
第二十军军长:贺龙 党代表:廖乾吾
第一师师长:贺锦斋 党代表:方维夏
第二师师长:秦光远 党代表:陈 恭
第三师师长:周逸群 党代表:徐特立
离开南昌时,实际兵力共十六个团,又四个营,计三万多人。
* 未见当时公布件,此系抄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http://www.jxlib.gov.cn/ts/81/lszl/08.htm
八一”起义前党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可以掌握的兵力及其参加起义的情形
在武汉政府时代,党可掌握的国民革命军兵力,以第二方面军为基础。该方面军总共八万余人,党可直接掌握者二万余人,参加“八一”起义者XXX人。列述于下:
一、第二方面军所属系统:
总指挥部总指挥张发奎
顾问特罗(苏联籍)
参谋长谢婴白
秘书长高语罕
政治部主任郭沫若
(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
炮兵营:第一营营长罗X X
第二营营长王X X
宪兵营:第一营营长李X X
第二营营长廖XX
第四军军长黄琪翔
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第十二师师长缪培南
第二十一师师长富双英(奉军改编)
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
第十一军军长朱晖日
政治部主任徐铭鸿
第十师师长蔡廷锴
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
第二十六师师长许志锐
第二十军军长贺龙
政治部主任周逸群
第一师师长贺锦斋
第二师师长秦光远
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原来教导团改编)
二、党可掌握之兵力及参加起义情形:
1.贺龙的二十军全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2.叶挺的二十四师全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3.十一军蔡廷锴的第十师中,三个团长有两个团长是共产党员(三十团团长范荩,二十九团团长彭铭),九个营长有四个营长是共产党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4.十一军许志锐的第二十六师中,七十七团团长许继慎是共产党员,并有三个营长与六个连长是共产党员。(起义未赶到)
5.第四军缪培南的十二师中三十四团赵X X(共产党员)和三十五团梁秉枢(共产党员)全团。
6.第四军李汉魂二十五师中的七十三团周士第全团、七十四团重机枪连,七十五团的三个营。(起义后赶到)总指挥部直属部队的警卫团卢德铭全团。炮兵第二营全营和宪兵第一营全营(未赶到南昌起义,后由赣西入湖南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至于各军、师、团的政治工作人员中则大多是共产党员。
根据《现代史料》及《解放军文艺》有关文章集录
南昌起义时公布的各种人员名单*
奉命委员会委员名单:
邓演达、张发奎、谭平山、陈友仁、吴玉章、彭泽民、林祖涵、贺龙、郭沫若、黄琪翔、恽代英、江浩、朱晖日、周恩来、张国焘、叶挺、张曙时、李立三、徐特立、彭湃、苏兆征、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经亨颐(朱德为后来加的)。
革命委员会主席团名单:
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
参谋团:
参谋长:刘伯承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聂荣臻、贺锦斋、蔡廷锴。
秘书厅:
秘书长:吴玉章
高语罕、许廷魂、邹敬芳、丁晓先、肖炳章。
财务委员会:
主席:林祖涵
恽代英、姜济寰、沈寿桢、罗石冰、邹敬芳、黄太吉。
宣传委员会:
主 席:郭沫若
代主席:恽代英
廖乾吾、方维夏、黄日葵、曹汉璋。
农工运动委员会:
主席:张国焘
彭湃、李立三、李小青、黄方城、陈荫林、郭亮。
政治保卫处:
处长:李立三
党务委员会:
主席:张曙时
彭泽民、韩麟符、徐特立、穆景周、林超白、朱蕴山王积衡、孟湘鉴、陈日新、林均、邓鹤鸣、张馀生、王一德、张开运、李森。
* 未见当时公布件,此系抄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b3e270102ds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