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62149389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10年10月30日

孤独的先行者!

发布时间:2010-11-05 14:11:2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梁从诫1932年生于北京,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梁氏家族的传奇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他们拥有超前思维,是各自时代里孤独的守望者,而当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怀念他们的理念和故事。

1890年梁启超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建国后的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在当时就提出了保留北京古城的完整规划。

1932年,梁从诫生于北京,多年以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奔走呼号,带领“自然之友”为保护野生动物、治理环境污染、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等相关环保事业贡献民间力量,被誉为民间环保第一人。在67岁高龄时,梁从诫还带领“自然之友”奔赴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

从“戊戌变法”到保护中国古建筑,再到环境保护,梁氏家族成员当年的眼光在今天看来都是正确的,他们像灯塔一样守护着这个民族的魂魄。

10月28日下午4点,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先生在京因病去世,享年79岁。当时该协会的另两位创始人——杨东平先生和梁晓燕女士获知梁老去世的噩耗时,正在参加某发展论坛。在梁晓燕的倡议下,全体与会人员向梁从诫先生默哀1分钟。据悉,参会的嘉宾有冯仑、王石、白岩松等人。

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表示,“梁先生是我写作的启蒙者,是我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新华社采写一组关于旧城大规模改造的稿件。对于我这样的新人,梁先生专门抽出三个下午的时间,跟我聊北京城,聊他的父亲、母亲对于城市的保护。(他的去世)很突然,我很难过,因为他活着,本身就很重要。”

媒体人冯永锋写道:

每个人的心都敏感,都能感知社会的苦难;每个人的眼睛都锐利,都能发现自然的苦难。发现这些苦难,并把这些苦难的真相散播于众,进而让有心为之的人,能“起而行之”,为缓解苦难、阻止困难、追求美好而赴汤蹈火,是知识分子的重要责任之一。

只要你不被自私隔绝,不被汹涌的私欲裹挟,愿意让自己成为公众的一部分,不在于你是不是知识分子,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梁从诫,每一个机构都可以成为“自然之友”,替“无告的自然”代言。

梁从诫本是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变为“自然之友”。季羡林先生曾对梁从诫投身环保表示钦佩,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今日,道上一声:梁老走好。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