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悼念敬爱的父亲
发布时间:2025-04-01 21:40:32
发布人:
石心桥
2025年3月15日早上6点多的时候,接到妹妹的电话,她哭着对我说,父亲走了!我睡眠一直很好,但是这天夜里,前后醒了三四次。也许,父子真的是连心的。父亲走了,但是走得实在太突然,没有任何征兆。春节的时候,我们回家呆了几天,他对我说,你常提起严老师,我带你去见见他。我说好啊!严学金老师在我童年的记忆是小学阶段给我留下印象最好的老师。到了严老师家,父亲和他闲聊了一会,严老师的家人把我夸了一遍,父亲满满的自豪感。在他去世前两天,我打电话给母亲,他还在旁边说话。怎奈,父亲的基础疾病太多,自己又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走得这么突然!
父亲名讳维彬,是家里的长子。祖父名讳希文,早年读私塾,后被国民党抓壮丁,参加了国军。解放战争时期被俘,后收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国后,被“志愿”参加志愿军,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根据祖父生前讲,一个连最后剩下他和另外一位战士侥幸活命,其余则魂断朝鲜。祖父是乡村里的“文化人”。在我小时候,他有一个木头匣子,里面装着满满的书:一类是小说,一类是算命的书。我小时候酷爱阅读,便把他收藏的那些小说读了个遍。至于算命的书籍,我们这些脑子里装满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小孩,自然认为祖父是个老封建。记得有一次,我把他那记满了生辰八字的本子偷偷地拿走,扔到火堆里给烧了。也许因为祖父是“文化人”的缘故,他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三个儿子全部读完了初中,小姑则顺利考取了东海卫校。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在我们的村庄,也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祖父脾气不是很好,我还记得小时候他拿着棍子追我的场景。不过,父亲说,爷爷是很有正义感的人。在那个荒诞的年代,造反派痛打我们村里地主的老妈子,爷爷仗义执言,阻止他们动手。结果,这帮人攻击爷爷是“保皇派”。爷爷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就靠嘴巴证明自己多么有政治立场,我可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这一番硬气的话,顿时整得红卫兵们无话可说。也许,父亲和我们这些后代,大多继承了祖父耿直的性格。
父亲生于1955年农历11月13日,念完初中后,他便做起了农村里的民办教师。1974年9月,才19岁的他,就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起初是在我家南边的那个直亭村小学任教,后来在调到我们家后面的许庄小学,一直任教至退休。民办教师的工资非常之微薄,起初也就十来块钱一个月的样子。1995年,他转正成了公办教师,在此之前的1991年8月30日,他取得了中师函授的文凭。2002年取得了高级教师的职称。(感谢心细的父亲,他有记笔记的习惯,保留了清晰的数据)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其实一半是农民,一半是教师。农田里的活没有比人少干。我们那一旦农忙,会简单弄点馓子,加点糖当饭吃,据说父亲的糖尿病由此而起。父亲是我们家族“维”字辈的老大,所以,每家出现啥问题也喜欢请他出面调解。我感觉,他不是我们家族的族长,却胜似族长。他有管不完的闲事,操不完的心。
父亲虽然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但是我并不认为我的成才是他的功劳。记得我考上博士那会,他神气地说没有他的培养,我没有今天的成绩。年轻气盛的我毫不客气地回击,我们镇比你有钱的多得去了,你无非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费用。我大学学费2600一年,生活费一个月300,学校有补贴65。硕士阶段,完全公费,一个月补贴260元。而且,我说,我和弟弟是同一个起跑线,为什么他那么不成才。他顿时无语了。
为什么我有这么大的反应呢?在我的成长道路中,父亲确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充当积极的角色。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年龄也小。四年级时,得了全镇的数学竞赛第一名。到了初中,大体上在班级十来名的样子。初二的时候,父亲私下给我说,帮你办理初三留级手续,争取考上师范类的中专。也许,这是他让我“子承父业”的安排。问题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我,总觉得没有玩够,心想,比别人多一年时间,那就先疯狂玩一年。到了初三的时候,分了快慢班,我是快班中的倒数几名。不过,大概是因为小学时候,父亲掌管图书馆的便利,我阅读了大量书籍。虽然考试成绩一般,但是我的作文不赖,班主任于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在班级中作为范文拿来读。有一次,临近月考,恰巧语文竞赛的赛期到了,他考虑到不能让成绩好的同学因为这影响月考的发挥,于是派我出战,一举拿了一等奖。虽然我是考试成绩方面的差生,但是我却并不自卑,成就感满满。
父亲给我办理学籍的事情并不顺利,后来,没有办法,他居然把我这个初三的学生,弄到小学五年级再读,也就是为了重新弄个学籍。我在小学五年级回炉重造了一个月,后来总算把学籍办好了,离开了那帮小学生弟弟妹妹们。不过,第二年的初三,我则放弃了考中专的想法,对大学充满了向往,后来顺利考取了板浦中学。读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大概在班级十来名的样子。临近高考的时候,占林的父亲说你把你爸叫过来一起填志愿。我心想,他都没有上过大学,能填好吗。父亲到了板中之后,便问我最近月考如何,我说考了四百六十多,他很生气,说你连大专都够呛啊!这话把我气得不行,我把本来锁定的扬州大学全部给改了,填写外省在江苏招生几个人的学校。气归气,我做事还是很认真的,高考离本一还差五分,不过本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那个班级,上本科线也就十来人,实属不易。因为父亲的指责,若是我不改志愿的话,那分数,扬州大学肯定是可以上的。
读了本科,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整个大学四年,基本上在图书馆与教室之间穿梭。当父亲知道我考研究生的消息之后,他并没有表现很高兴,他对我说,家里实在供不起了,你还有弟弟妹妹。其实,回去做中学老师也不错的,他还带我去见了我的高中班主任曹老师,希望毕业了回板中教书。我是坚持理想不回头的人,2002年,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我们硕士研究生。好在是公费,还有一个月200多元的补贴,父亲如释重负,便邀请亲戚们庆祝了一下。等到我后面要考博士,父亲还是以之前的理由不支持我的想法。我不得已只能走委托培养,所以,他凑点钱给我买个电脑之后,他栽培我的任务也就结束了。考上博士,父亲说人家孩子考上大学,弄一次庆祝一下,你这再搞下去,不太合适。我也就在不声不响中进入了博士阶段的学习。
父亲下面的精力和财力,完全投在我弟弟身上。妹妹本来可以花个三万块钱读个中专,但是父亲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宁愿把钱花在我弟弟身上。弟弟真是扶不起的阿斗,花钱让他读中专,结果,老师央求父亲把他接回家。出去打工一个月,结果我给他寄了一千元。让他跟三叔学修理电器,结果干了两年黄了。结婚之后,弟媳妇觉得嫁给他上当受骗了,结果我爸妈竟乎以赎罪的心态满足他们提出的附加条件。2006年,父亲之所以陷入传销,这与他想发财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母亲对我说,投入三万五,每个月可以进账三千的话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中了传销的圈套。而那一两年,远在茂名的父亲,身心必然遭受严重的创伤,回来的时候,感觉苍老了十来岁。为了给弟弟在镇里买房子,他好几年在海州给人家看工地。最近两天母亲才给我说,除此而外,他还跑到工地上给人打打零工。弟弟没有工可打,他到处打电话给他联系业务。但是,弟弟打工所到之处,全部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总是有些不该有的意外在他身上发生。我很是纳闷他有何勇气生二胎,还是个儿子。弟弟的大儿子学习很好,小升初考了他们小学的第一名。父亲很骄傲,但是他的责任更重了。
我结婚之后,从来没有花家里一分钱,而且我觉得小气的父亲不会给母亲钱,故而过年过节会给母亲钱。尽管爸妈再三强调他们没有补贴弟弟,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我看不出来么。我根本不想说什么。因为在我看来,成家之后,就是独立的个体,至于父母的钱他愿意给谁就给谁。而我如果花心思去父母那弄钱,还不如自己好好工作,来得更容易。只是父亲对弟弟的关照过了头,我有点很生气。他竟然一次突然对我说,我故去之后,你要帮帮你弟弟。我说,对于你和母亲,我孝敬你们,是完全义务,因为你们抚养了我。至于我弟弟,我对他没有什么义务。帮也可以,不帮也没有说不过去的。他似乎不满意我的答案。我突然意识到中国人的“道德绑架”观念非常之严重。在父亲和他那一代人身上很明显。我的原则是管好自己,不要对别人要求太多。我深深地感到,父亲虽然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教育。至少对他小儿子的培养这方面是相当失败的 。母亲也说,看视频上说,父母向谁偏心,谁就扶不起来。父亲走了,母亲叫我回家烧纸钱。我到家后,母亲给弟弟打电话,他充满怨气地说:“回不去,下次回来多烧点给他!”父亲,这就是养废了的儿子!
父亲离开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出去看戏,顶着风骑车,心脏有三个支架,负荷太大,到了夜里发作。等妹夫开车送到医院后,不久就停止了呼吸。他一个月大好几千的工资在农村本来可以过一个非常体面的生活,但是他太不懂得生活,太过节俭,太过操劳。他操心太多,为别人付出太多,活得太累太累!他才七十岁啊,如果会保养的话,至少可以活到八十岁。然而,意外和明天,你不知道哪个先来。父亲,您是需要好好休息了,在那个世界,还有祖父和祖母与您作伴!父亲,愿您在九泉之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