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文章—反对帝国主义
1935年5月,周浩然到《新青岛报》编辑部主编《小青岛》文艺副刊,化名周家美。时年20岁的浩然,一面埋头紧张地做着编辑工作,一面夜以继日地撰写文章。他以梦熊、猛士等十几个笔名,在青岛各报上连续发表了《星》、《法租界的惨案》、《答唐泉东》、《给青年作家》、《关于文艺》、《漫谈文艺》等几十篇杂文和文学评论文章。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值钱,中国善良的劳工群众们只好给帝国主义任性的枪杀,开他们的心,做他们活动的枪靶。不悉政府将怎样解决这事情……。”他在《漫谈文艺》一文中,就文艺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真善美等问题,发表观点鲜明的论述。正因为这样,《新青岛报》受到国民党青岛反动当局的警告,他只好辞去编辑职务,另谋新生。1936年3月,入山东大学旁听。第一学期大考结束,他选修的8门课程有7门课成绩名列榜首。经济学教授杨津先生赞叹地说:“有真才实学者乃周世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