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只顾大家不顾小家的人”
“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没有一个团结坚强的核心,群众就会像一盘散沙”。这是王庆玉经常说的一句话。生于1964年的王庆玉,1982年参军入伍,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12月,31岁的王庆玉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担任辛正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领头雁”,他以己示范,言传身教,时时告诫自己“一要对得起老百姓,二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三要对得起支部书记这个职位”;时时要求妻儿“一不扰村务、二不搞特权,三不收礼物礼金”;时时叮嘱其他党员干部“一不取非分之财,二不上人情项目,三不搞暗箱操作”。他始终认为“群众选我当干部,就要有吃亏的思想准备”。为此,许多亲戚朋友对他有不少“意见”,也有不少人认为他很“傻”。
王庆玉不但有过硬的作风,还非常注重民主管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上任伊始,面对班子乱、人心散,工作起来难度大的现状。王庆玉深入每一户村民家中走访座谈,了解倾听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接着,连续召开党员大行、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会议,征求村庄管理和发展意见,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王庆玉就从整章建制开始,健全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班子成员岗位职责、重大事项廉洁承诺等制度,避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克服了“一言堂”现象,确保了各项决策的正确性。
作为村支部书记,每年经手的资金最多时多达五六百万,但他却从未因为经济原因出过一点问题,深受上级领导好评和村民拥护爱戴。辛正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示范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个人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是一个只顾大家不顾小家的人”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他的第一目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辛正村交通不便,村容村貌脏乱差,雨天满街泥泞,圩天交通堵塞,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集体收入一分钱也没有,是个名副其实的落后村。
“最要紧的是让乡亲们富起来”。带着这样的坚定信念,15年来,王庆玉几乎从没休过节假日,工作不分昼夜,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亲历亲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修路引水,治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