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念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8800088
本馆由[ bcgzdrm]创建于2013年02月22日

清明寄语

发布时间:2013-02-22 19:44:33      发布人: bcgzdrm

  去年家祭“丁氏念堂”初创,四叔打电话跟我说,他刚入眼帘时对我那篇纪念文章的题目不解,读完后他明白了,那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说的不错,我每次到念堂之上拜谒父母,都要重温那篇纪念文章,每次都是泪如泉涌,不能自制。我也深知为什么人们把“子欲孝,而亲不在”列为人生憾事之首。尽管我无法连续完整地写下对爸爸妈妈那一件件一桩桩的思念,我依旧想把心中多年挥之不去的几件永恒的记忆寄语在我族这祭奠之日。
                 1     一个真正男人的承担
  我是从四叔的文字里得知爸爸身陷囹圄后,无法忍受精神的摧残和人格的侮辱,遂起自杀的念头的,而这念头又无法向自己的妻儿吐露的,一直在极度的苦痛中煎熬、煎熬。那时我们还小,不谙世事,不懂社会,更是无法进入爸爸的精神世界。四婶说的没错,爸爸如能像四叔一样想得开,或我们能给他些慰藉和快乐,他不会过世那么早。
  只是听妈妈说,爸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很少言语,郁郁寡欢,时而烦躁,其实那时他是在做苦苦挣扎。在生与死、承担与放弃中饱受着精神折磨,一个真正的男人在撑着撑着。他内心清楚,一旦撒手人寰,后果是什么?他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呀!我们有谁做过最坏的设想,爸爸真的自绝而去,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兄妹六人只能沿街乞讨,养活老母,别无选择。因为家无分文积蓄,子女少小,当时作为长子的我也不过十几岁,瘦弱薄纤,根本不具备独立生活之能力。毋庸置疑,爸爸离去之日,我们当日断炊,兄妹六人的人生将从新改写。说不准我们这些右派的狗崽子沿街乞讨时,贫下中农会像躲瘟疫一般闭门拒绝施舍,因为那时的人不讲人性,只讲斗争,亲不亲线上分,阶级混线是大忌。
                   2    一个伟大的慈父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位严父,尤其是作为长子的我,小时候挨父亲的训打无数,从小心生恐惧,常从噩梦中惊醒。长大了,爸爸对我温和起来,更有对我妻子疼爱器重有加,爸爸在人生磨难中更懂得尊重他人人格,更懂得亲情。
  1964年1月小毛(我儿子)诞生,那时我国仍未从大饥荒年代苏醒过来,经济崩溃、生活困乏、民不聊生。产妇在产期连滋补身体的鸡蛋都吃不上(当然是指普通百姓),爸爸得知孙子诞生的消息,不远千里,手挎肩背,为我们送来30斤白面,还有豆油母鸡等,那年代没有出租车、公交车,连毛驴车也坐不上,爸爸硬是扛着几十斤的重物从火车站步行十几里路送到家。爸爸进门,我惊呆了,摘下棉帽子,满头冒着热气;脱下棉袄,身上的球衣被汗水湿透,脱下靰鞡鞋,鞋垫全是湿瓜瓜的。我当时百感交集,感动的几乎掉下眼泪来。这一幕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世间什么是真爱?哪种爱可堪比慈父的爱之伟大?时至今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想抹杀、淡化或粉饰以摧残侮辱人格为主要手段的历次政治运动,对爸爸和那些数以千万计的屈死的冤魂,都是绝大的不公。对我来说内心无法原谅、也是无法跨越的和弥合那流血的心痛。爸爸的形象和气质,不知哪点特像大元帅时的彭德怀,有时看到有关彭德怀的回忆录就止不住泪水。文章后面附录一份有关彭大元帅的回忆文章,供族人共享。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3    一个定格永久的镜头
  爸爸过世后,妈的心情不好,常以泪洗面,弟妹们也很尽孝道,然失去了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老伴,心里的支撑动摇了,后期又患老年痴呆症。我每次回到家中,握住妈妈那双饱经风霜的干枯的手,妈妈不再言语了,良许从妈妈眼角旁缓缓淌下一滴热泪,她好像对我说:“儿子,妈妈好想你,好疼你,你回来了,在妈身边,不要走了。”一滴喜出望外的热泪,一滴很无奈的热泪。我更加握紧了她的手,眼泪也夺眶而出。这个镜头一直定格在我心中。儿子不孝,不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也无力解除妈妈的病扰,是儿无能啊!我曾做过设想,妈妈再活十年,我定会尽力把妈的病治好,让她颐享天年。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故我年华,只在梦萦,独对青灯,长歌当哭。
  爸爸妈妈,不孝儿在此长跪不起,祈福二老在天界永远快乐!
  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小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瑞民                2012年清明节于北京
           
                                    附       录
 
  彭德怀(1898—1974),和毛泽东同为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59年7月,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仗义直言,为民请命,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结果遭到错误的批判,并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等职务。毛泽东设下了底线:“谁都能平反,唯独彭德怀不能平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彭德怀遭到无端诬陷和严重迫害,被红卫兵从成都押回北京,惨遭批斗、关押,他据理斗争,但也无能为力。
  1967年7月,“无产阶级革命派”在全中国“全面夺权”,掀起“大揭发、大批判、大斗争”高潮。《人民日报》号召“革命派”痛打“落水狗”。
  时任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江青提到:“彭德怀在卫戍区养得胖胖的,过去还没有公开批判一下呢!要把他批倒批臭呵!”手下心领神会,连忙告诉北京航空学院造反派头头韩爱晶:“彭德怀是军内最大的走资派”,“把彭德怀拉出来斗”。
  韩爱晶是北京航空学院学生,号称北京红卫兵“五大领袖”之一,是年22岁,全身“革命激情”无处释放。
  6月21日,以20左右岁的红卫兵为主的专案组第一次提审彭德怀,要彭德怀交代是怎样“里通外国”和组织“反党集团”的。彭德怀说:“你们不了解,小娃娃不懂事!”主审人喝道:“老实点,要坦白交代!”彭德怀无可奉告。
  被极端革命激情搞得头晕脑胀的红卫兵见彭德怀如此态度,就决定软的不行来硬的。
  7月19日,北京正是盛夏时节,彭德怀正埋头写自传,被吉普车带到北京航空学院开“批斗会”。
  60多个红卫兵造反骨干连声质问:“彭德怀,交代你的问题!”
  彭德怀说:“我不明白有什么问题。几十年忠于毛主席,勤勤恳恳为中国人民出力。”
  一个红卫兵可能是冈村宁次的外孙子,如此质问:“你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
  “打日本鬼子呗!”
  “百团大战没有请示毛主席,受到毛主席批评?”
  “嘿,不对的。打电报了嘛!毛主席、中央军委发来了电报祝贺,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在山东及其他地方组织一两次’?”
  中央文革《快报》描述了这一场面,说彭德怀“竟恬不知耻,慢条斯理地吹嘘他当时如何英雄,打死打伤多少敌军等等,好像讲故事一样。”
  韩爱晶声称“审斗会”要“刺刀见红”,见批斗难以继续,就厉声大喊:“彭德怀,交代你在庐山会议上反党反毛主席的罪行!”
  “我没有罪行,只有错误。对庐山会议还保留我的看法。”
  “那为什么毛主席要***你?”
  彭德怀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如此说道:“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可能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吧。”
  这样回答,简直就是攻击伟大的领袖!北京航空学院的红卫兵带着火箭上天般的激情,全场沸腾高呼:“***彭德怀!”
  红卫兵头子韩爱晶火力正旺,一拳将彭德怀***在地,手下的革命小将、飞禽走兽、虾兵蟹将,也一拥而上,对一个69岁的老人拳打脚踢。
  他们以为自己有多么勇敢和伟大,因为他们已经做到了连当年所有彭德怀在战场上的敌人也做不到的,那就是给彭德怀以切身殴打。
  但是他们无耻,一群人面对一个弱者,而且年龄也不成比例。当年北京卫戍区一再劝告韩爱晶不要有过激行动,仍然置若罔闻。
  这是彭德怀从军以来,第一次遭到这样一场非正常战斗,哪怕失败也没有如此窝囊过。
  忆往昔,彭德怀,这个中国自古以来和外敌作战最多的将军,哪一次战斗不是气贯长虹!
  笔者王锦思熟悉彭德怀的戎马一生:井冈山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长征路上,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百团大战,晋察冀重创日军华北派遣军;解放战争,转战陕北,掩护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抗美援朝,雄赳赳气昂昂,和美军为首十五国军联合作战。
  彭德怀任何一次作战,敌军无不严加重视、猛烈打击,也没能破坏彭德怀一根毫毛,但是时代不同了,昔日叱咤风云的彭德怀手无寸铁,虎落平阳被犬欺,毫无还手之力,被一帮毛头小子打得如此狼狈,满脸是血,满身是伤。
  根据中共权威记载
  彭德怀认得其中一个红卫兵,说:“小同志,你不要发火,你不懂事……”话未说完,有人一猛拳冲着彭德怀胸部打去,彭德怀头撞在课桌上,跌倒时又撞在水泥地面上,发出重重的响声。
彭德怀忍痛喊:“你们怎么这样对待一个快七十岁的人!”
  竟敢还口,态度不正,这还了得。彭德怀被拽起来,***;再拽起,再***,连续七次!一个穿皮靴的大个子飞起一脚,向躺在地上的彭德怀右胸踢去,彭德怀深哼了一声,昏迷过去。
  下午5时50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彭德怀,在半昏迷中被人架回囚室,勒令起身,连夜写“认罪书”。
  第二天,彭德怀伤重不能起床,被送到267医院检查,病志记载:“胸部正位相X线所见:(1)右第五肋骨中段骨折;(2)右第十肋骨末端可疑不全骨折;(3)右膈角内小量积液(血);(4)右肺下叶部分不张。”
然而,风云日紧,彭德怀成了“军内一小撮”的总代表,掀起“批彭高潮”。
  从7月26日开始,重伤中的彭德怀被北京航空学院、清华大学、解放军各总部、国防科委、三军直属机关和在京院校、人民日报社、北京师范大学、空军直属机关及空军在京院校、各文体单位、北京邮电学院等数十个单位的“造反组织”连续“揪斗”。其中6次为万人大会,7次“游街”。长时间的伤痛、愤怒,使他在被“游斗”中几度昏迷。
  北师大批斗会以后,彭德怀因精神受重大刺激,右半身麻木。
  8月15日,日本投降纪念日,彭德怀在囚室内听到高音喇叭传来《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的播音。这意味着,彭德怀彻底失败了。
  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决议》(摘要)和一篇题为《彭德怀及其后台罪责难逃》的社论。接着,《红旗》杂志发表社论《从彭德怀的失败到中国赫鲁晓夫的破产》,《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宜将剩勇追穷寇》。
  彭德怀再度被连续“批斗”,军内外各大单位争先恐后来押走彭德怀。北京军区、第二炮兵司令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海军司令部、北京卫戍区、通信兵、防化兵、装甲兵、铁道兵、工程兵司令部、国防科委、国防工办、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勤学院、高等军事学院、第六研究所、中央直属机关等大单位12次召开万人大会“批斗”、“公审”彭德怀。
  能够殴打彭德怀,无疑比蒋介石、冈村宁次、麦克阿瑟还牛逼,谁看不上这个开除党籍的湖南糟老头子就要踹上几脚,扇他耳光。
  在烈日之下,在拳脚之中,彭德怀——————————————倒在他亲手创建的共和国的土地上呻吟、流血、悲伤。
  残酷的“批斗”一直进行到1967年末。
  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怀元帅被囚禁了整整八年……无休止的批斗、审查与铁窗生活的无情折磨,使他不幸患上了直肠癌,彭德怀大便出血,身体完全虚脱,由于癌细胞不断扩散,身上疼痛难忍……躺在牢房木床上,不断地发出痛苦的叫声……监护点联系送阜外医院,医院方一听这个名字,就不肯接受……接着又联系卫戍区第一师医院,又同样遭到了拒绝。
  彭德怀不是傻子,他或许知道,他在百团大战的对手、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被中国释放后在日本安度晚年,死去后哀荣备至,日本官方要员、蒋介石派何应钦参加他的追悼会;
笔者王锦思还知道,朝鲜战争的对手、美军和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被解职后,在美国国会可以以一个普通老兵的身份发表演讲《老兵永远不死》,被38次掌声打断。
  他们因为侵略没有承担责任、可以安度晚年,并且在公开场合有讲话的机会,而有功于中国的彭德怀,却被错误解职,没有丝毫的申诉机会,不仅如此,反而遭到批斗殴打,这是巨大的历史悖论。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毫无人性。
  彭德怀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受尽病痛折磨;1974年7月21日,由于癌细胞扩散,痛得在地上打滚,也没有人来关心他。他朝着门外卫兵大声地喊:“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你帮我打一枪吧!”
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彭德怀元帅,病故在301医院14号病室的五号病床上,时年76岁。身边除了看护人员,没有亲人,没有临终告别。
  彭德怀有豪言壮语,也有警世名言,有些话留了下来多么具有意义,哪些已经验证,哪些还在继续,我们一目了然。
  1、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说大话,说假话,一害自己,二害国家,没有一点好处;今后须特别注意实事求是,不要虚假。只有讲真话,对一切事物采取老实态度,才主动而不被动。
  率先殴打彭德怀的红卫兵头头韩爱晶被判入狱,出狱之后,被安排到湖南省株洲市一兵工企业工作,后担任总经理。
  网上有人留言:“应该把韩爱晶这厮千刀万剐,油烹水煮,再将他的猪头放到彭德怀大将军的墓碑前祭祀,以告诫彭老将军的在天之灵!”韩爱晶承担了一定的法律责任,现在对于他,只能按照文革他没能遵守的规则“要文斗不要武斗”办事。
  1990年,韩爱晶对当年“围攻、批斗、甚至动手毒打彭德怀元帅”的行为表示所谓“悔恨”,但他提出疑问:是谁明明了解彭德怀的历史,却异口同声地说彭德怀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他毕竟涉世未深,是个毛头小伙子!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