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安民警的楷模——中卫市沙坡头区交警四大队副大队长周永新事迹
2012年4月12日,周永新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忙碌着接待群众、处理交通事故。下午2时20分许,周永新到大院厕所内准备上厕所,突然有人从他的背后扑过来,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匕首向他胸口猛捅几刀,鲜血顿时从胸口喷溅而出,周永新忍受巨痛,和歹徒展开生死搏斗,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拼着最后的力量拖住歹徒二十余米,直到战友们闻声赶到将歹徒制服。战友们将周永新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终因他伤势过重、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刺杀周永新同志的犯罪嫌疑人雷某,于2011年12月19日在109国道驾驶一辆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的金杯牌面包车行驶时,被巡逻执勤的沙坡头区交警四大队民警查获,雷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罚款处罚。对此,雷某心存不满、怀恨在心,先后三次伺机报复。4月12日下午,蓄谋已久的雷某身藏匕首,混进沙坡头区交警四大队,潜藏在大院厕所内伺机杀害了周永新。
33岁正是人生最壮美的季节,然而,周永新却猝然倒在了为之奋斗不息的公安事业上。他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庄严承诺;他短暂的生命轨迹,留下了对生活和事业的无限眷恋。在7年的公安工作中,周永新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优异的工作业绩,先后荣获各种荣誉称号:2007年10月被中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训练标兵,同年12月被中卫市公安局记个人嘉奖一次,2011年3月在社会治安冬季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中被中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民警。他以自己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
周永新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政治上坚定,热爱公安事业,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忠实履行人民警察职责,始终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周永新同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周永新1997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刻苦学习,积极进取,2000年9月,顺利考入西安陆军学院司务长培训大队,毕业后任部队正排职司务长、副连职战勤参谋等职务。自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基层派出所、交通警察局工作,无论走到哪个岗位,他都对自己的工作怀着极大的热忱,把认真负责、勤于钻研的工作精神带到那里。
刚转业到公安机关,周永新被组织分配到沙坡头区滨河派出所,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迅速投入派出所工作。为了早日进入角色,他白天跟着老民警跑村入户,查访摸排,晚上总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和向老同志学习的点点心得。为了工作,他常常一天只睡4到6个小时,夜夜加班成了习惯。在侦破案件中,他白天与战友们一起查线索、钻山沟、抓嫌犯、破案件,晚上四处查询资料,整理档案,分析情况。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50余万元,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2008年10月,组织决定让周永新到交通警察局工作。周永新二话不说,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凭着过硬的素质,他很快学习掌握了大量的交通法规、制度知识,3年多时间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100余起,处理交通事故100余起,并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2012年3月,在市公安局公开选拔干部中,周永新凭借优秀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经过层层选拔,从50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走上沙坡头区交警四大队副大队长领导岗位。到了领导岗位,他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找民警谈心,了解民警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提出凡是民警必须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和大家共事是我的缘分,干出成绩是我的追求,以身作则是我的底线。”这是刚刚担任副大队长的周永新对所有民警讲的话,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新参警的马小强刚到交警队时,周永新对他说,年轻人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业务知识,这样才能胜任交警的工作。一天晚上,马小强整理了一起无证驾驶驾驶机动车的违法案卷,确认无误后交给周永新看,周永新认真地看完案卷后对他说:“这个案卷还存在七个问题,你拿去重新整理。”马小强一头雾水地拿回案卷,心里想一本总共十五页的案卷,哪有这么多问题,带着埋怨的心理,他找来了违法案卷范本,翻看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汇编》、《道路交通违法案卷程序规定》等书籍,对案卷逐页的核对,没想到,很快就找出了六个问题。他将这些错误进行了改正,但是周队说的第七个问题怎么也找不出来。正当他费尽力气查找时,周永新进来笑着问他七个问题是否改正了。马小强挠着头说应该是六个问题吧。周永新接过案卷看了一遍,指着笔录的违法嫌疑人签的是“已上笔录我已看过,与我说的相符”,马小强马上反应过来,“已上”应该是“以上”,原来第七个错误就是一个“已”字!周永新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干咱们这行,办案、做事一要严谨,即使笔录里有一个错别字也不行。让你自己找问题,你又要参考卷宗,又要看书,这等于又学习了一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参加工作就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终身都会受益。”听他这么一说,马小强豁然明白了周队的良苦用心,对周队长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同志春风般的温暖深有感触。
周永新同志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上恪尽职守,严格要求,任劳任怨。为了干好本职工作,周永新经常加班加点,舍小家,顾大家。周永新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县农民家庭,父母兄妹至今还在老家。因工作繁忙,他很少请假回去看望、照顾老人,对妻子和孩子也无暇顾及。他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默默承受着对父母的挂念,一心扑在工作上,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2009年,他被抽调参加一次重大安全保卫执勤任务,当时他正轮休,又赶上儿子生病,在医院工作的妻子上夜班。但当他接到集结电话后,立刻把4岁的儿子托付给亲戚,按时赶到集合地点,直到3天后任务结束,才赶紧回去看生病的孩子。他曾说:“从事公安工作,就意味着担当,意味着奉献,就要为维护社会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朴实无华的言语折射出了他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
在交通警察局工作期间,面对PGIS数据采集新任务、新要求,周永新没有退缩,主动承担起辖区一条国道、两条省道、县乡道路及城区道路共1562公里的桥梁及辖区包兰铁路沿线涵洞的信息采集工作,他带领民警,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工作,不辞劳苦,尽职尽责,特别是进入12月以后,气温骤降至零下20多度,接连几场大风,道路难行,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采集桥梁、涵洞、停车场、驾校及交通信号灯等信息共计615条,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四大队在远离城区近百公里的山区,工作、生活条件都较艰苦。工作中,周永新一直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巡查,有同事请假,值班顶岗的人肯定少不了他,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这种力量促使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对待民警和协勤,周永新一视同仁,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2011年深冬的一个夜晚,周永新值班时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当他看到一名准备出警的协勤没有穿大衣时,立即将自己的大衣递给他,并再三叮嘱:“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
周永新同志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滨河派出所工作期间,他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与全所民警很快扭转了辖区治安较乱的局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认真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两年多时间,共走访群众700余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300余起,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1月12日,周永新和同事在辖区走访时,遇见一名神色恍惚的外地老太太,经询问得知,老人去红寺堡女儿家时迷路了。周永新自己掏钱安排了老人吃住,并积极与红寺堡警方联系,将老人安全送回女儿家。家人听说民警又管吃,又管住,专程到派出所,连声感谢说:“中卫警察真好!” 辖区群众这样评价周永新:“周队长对待群众很热情,只要有群众进门他都会亲自迎接,端茶递水,有时候来处理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为达不成一致协议相互对骂、推推搡搡,周队长都会及时制止,从不发脾气,忙前忙后给双方调解,直到他们心平气和地离开。”
在交警四大队工作期间,周永新作为副大队长,他深知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需要从源头进行治理。他带领民警主动深入辖区客运公司,对从业人员进行每月1次的安全培训。他精心准备资料,从法律法规、行车安全等各个方面对公司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2011年的12月,周永新在执勤过程中发现兴仁中小学学生上学、放学时乘坐三无车辆,街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立即和一家客运公司联系,由交警队牵头,客运公司负责出车辆定点接送学生,并组织开展街道车辆乱停乱放及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专项整治行动,使辖区中小学生乘坐三无车辆现象得到遏制,街道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没有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得到了沿街商户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次,民警马小强等人在109国道查车,拦住了一辆拉煤的超载半挂车,民警要求司机出示驾驶证及行驶证接受检查。但是司机将车门反锁,拒绝出示证件,民警在车下对司机讲了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他配合工作,但是这名司机还是拒绝出示证件。就这样僵持了二十多分钟。这时周永新检查工作正好来到了这个查车点,询问了有关情况后他满脸笑容地走到货车前,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拉家常似的说:“兄弟,你拉煤准备去哪儿呢?你家是哪儿的啊?路上跑了几天了,累坏了吧?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吗?”司机听周永新这么说,先是一愣,然后急忙打开车门下了车,说他家是海原的,去青海拉的煤,准备去太阳山,由于在青海遇到风雪,所以延误了几天,为了多赚点钱,他就多拉了几吨煤。周永新对司机说:“大冬天的,拉煤确实辛苦,你看你的手都成黑的了。但是你知不知道,超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这眼下冰天雪地的,路滑难行,你的父母妻儿都盼着你平安回家,可你为了多赚点钱超载,增加驾驶的危险性,你说值不值得?”司机连连点头,并急忙出示了驾驶证和行车证,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处罚。
周永新同志工作认真,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无论在派出所、交警队,他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徇私。2011年4月,他一位当老师的好友要考驾驶证,因工作忙不愿参加交通安全学前体验,想请他帮忙跳过这一环节。他耐心给好友解释:“可别小看这路训前到马路上执勤的几个小时,这不仅是为了让大家体验交通状况,更要通过这个体验,让驾驶员感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最终他的这位好友心悦诚服地参加了学前体验。周永新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把公安部下发的各种法规一条条抄下来,每天翻阅,并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处理问题要会换位思考”、“多站一时岗,就可能少发一起车祸,少死几个人”、“处理治安案件耐心一些,就有可能减少一起事件”••••••
2009年 1月,在镇罗镇胜金关向西5公里处发生了一起两车相撞导致2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虽然民警从路口探头拍下的影像资料中发现了经过改装加长的肇事车辆,但由于车辆无牌照,除了看到车上拉着一堆钢材之外,并无其他线索,当时社会舆论压力非常大,周永新带领队员在中卫市钢材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一堆钢材中,发现其中一捆钢材上沾有微量血渍,为破案打开了突破口,使肇事逃逸者受到法律的惩处。
工作中,周永新把公安民警的职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在派出所工作期间,他在短时间内摸清辖区吸贩毒人员的情况,并多次深入到吸贩毒人员内部调查摸底,通过一次次的斗智斗勇,成功侦破贩毒案件12起,收戒吸毒人员100余人,遏制了辖区吸贩毒蔓延的势头。
周永新同志长期战斗在一线,面对生与死的较量,他从不退缩,冲锋在前。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的周永新,凭着一股子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一路从派出所民警干到交警,在与犯罪嫌疑人和各种违法人员一次次斗智斗勇的较量中,他总是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不知遇到过多少次危险,经常在战斗中挂彩,更不乏遇到歹徒的威胁和恐吓。但在危险面前,周永新从不退缩。他说:“公安工作是高危职业,打击犯罪是我们的职责,当警察就要有随时为保护人民利益做出牺牲的思想准备。”
2007年11月,周永新作为业务骨干被抽调出来参加“11.12绑架案”的侦破工作,他与同事奉命在黄河大桥收费站设卡,一天晚上12时左右,周永新在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时发现了一辆可疑的红色夏利车,在对车上4人进行盘查时发现,这4人身上均带有大量的首饰和现金,周永新和战友当即将嫌疑人控制并展开侦查。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破获入室盗窃案件6起,涉案金额8万元,周永新因破案有功受到嘉奖。
2008年11月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沙坡头区清真寺巷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接到报警后,周永新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现场有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和一辆无牌照的摩托车,肇事者已不知踪迹。由于事发时正值深冬夜晚,受害人又因抢救无效死亡,线索极少。周永新对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查,并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排查,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嫌疑人抓获,告慰了死者。
周永新同志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执法为民,心系群众,光明磊落,清正廉洁,是新时期公安民警的楷模。在他7年的公安生涯中,他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用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公安工作的认真负责,充分体现了一个公安民警崇高的精神境界,平凡之中彰显出伟大。他短暂的一生,是忠于党服务于人民的一生,是爱岗敬业的一生。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倾注在所热爱的岗位上,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全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