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追寻何一人?(2/3)
——游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记
周六一早,和儿子早餐后,他开车将我送到火车站。这是儿子“单飞”以来,第一次送我到车站,他成熟了,懂得关心人了。看到儿子的成长,我感到了欣慰,也为爱妻没有能享受的这些感到心痛。
火车12点半钟左右到达赣州。赣州在古时候被称为富丽江城,南宋伟大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辛弃疾有一首词中写到了赣州的郁孤台时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想到这些,我就恨不得马上到赣州老城去看看,登上那老城墙品味这些历史的沉积,开启存封多年的心灵的沉寂。赣州的中午还是非常热闹,来往有很多行人,车子是穿梭如织,但这座城市显得非常祥和,我们乘车去饭馆,看到路上有许多标语,比如说什么“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等等,街上非常干净,交通也很有序,红旗大道两旁绿树成阴,百花争艳,树上的鸟儿在歌唱,看着美丽的风景,不只不觉就到老城墙不远的饭店。在这里可以俯瞰城墙和郁孤台,可以听到滔滔江水的迎接声,可以感到这座城市分外美丽和妖娆。
午餐很简单,我们四位客人加上东道主和司机六人,整个用餐时间不到1个小时,也为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也就没有喝酒,约定晚上到城墙根下一醉方休。大约在2点钟我们向崇义县的阳岭国家森林公园进发。从赣州到那里,只有国道,大约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是辛弃疾对青山绿水的真情告白,此时用在我的心情上也是如此。我是赣南人,是客家的后代,我祖先是几百年前为躲避中原的战乱而由河南商丘逃到赣州这里的。祖先在赣州这块土地上世代生生不息,我想着这块土地啊。当看到到处都是绿意重重,国道开阔,农舍整洁和有序时,心情很是舒畅。绿水青山赣州,赣州绿水青山是这里的最宝贵的财富,听说赣州为了保住这些,硬是将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化肥厂,小火电厂等强行关闭。这里虽然工业不是很多,但老百姓还是有其他的致富道路,主要是农业,这是一般都是风调雨顺,从来不会发生干旱和洪涝灾难,因而粮食作物一般都能丰产;其次是脐橙,这是八十年代由胡耀邦倡导引进的经济作物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赣州农业的名片和代名词;当然,外出打工也是年轻人的首选,因为这里离广州只有
高高扬起头向天,峰回路转云儿伴。看着想着和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恩施,这上帝的创造的净土和这里勤劳的老乡保持的一片蓝天碧水和翠绿,不知不觉汽车就沿着盘山公路开始上山了。由于这里原来是国有林场,后来封山育林,变成了江西最大的森林公园,但作为旅游地还是近年刚刚开始建设,基础设施不很完善,上山的道路不宽,而且很陡峭,有些危险啊,但司机告诉我们他经常开这里,不用害怕。上山路上我们没有遇到下山的车,算是为我们开了专门的上山的道路,很安静,只听到鸟的鸣叫和孱孱流水声,不时地看到我们刚才经过的公路隐没在我们身后的绿树中,它的灰白色的水泥色时隐时现如同一条巨蟒样,见首不见尾,或者见尾难见首地盘在在这群山绿水中。这里真是景如画和画中景啊!
欲揽天地于胸怀,登高九天不畏难。汽车开到了能到达的最高处,我们必须下车了,得步行上到最高峰——齐云峰。下车,登高峰,是我们这四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我们对登峰的困难还是想到了,带足了水,穿好了运动鞋,把衣服扎在腰上,因为山顶上的风大,很冷,必须带好一件长衣服抗风。墨镜也准备了,因为这时我们基本上是向阳登山,相机也别在腰上啊,口号也有了——好汉在山巅,欢聚在齐云! 啊啊,但遇到的困难还是这些久坐办公室的人难以想象的,不一会儿大家就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啊,整个衬衫马上就湿透了。脚下无力,口干舌苦,不定地喝水,带的水还未走完一半路,就已经喝掉了一半。我们四个中有一个在三分之一的途中已经声明要等我们仨回来,上不去了,在半途中又有一个坐下来“赖着”不走了,还好,他把水让给继续登高的我们俩,啊啊,算是“战友”情深啊!那架势像是说:“同志们,我不行了,你们不要管我,带我的干粮,为了革命,代替我继续勇往直前吧,永别了,同志们!”没有办法,只剩下我俩,怎样也得达到山顶啊,要不那真愧对赣州的东道主好吃好喝(哦,中午酒还没有喝,但人家已经“承诺”晚上开怀尽情地喝)的接待。半个小时候,我们在付出损失“两员大将”和“减员”有半的代价后,遵循“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人类战胜敌手的“经济原则”下,我们俩幸运者登上了阳岭的巅峰——齐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