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中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5864552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31日

杨亚中传奇之“大校将军”

发布时间:2011-02-22 16:25:40      发布人: 不唯上

 2007年3月北京晚报二记者,对杨亚中长子进行了采访,当年44日,《北京晚报》用整版刊登了我父亲的事迹并配发大幅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十年过去了又引发了许多人久远的回忆,纷纷来电问候,並表达思念之情,其中几乎众口一词地对杨亚中生前长期被压鸣不平,说按他历史地位及战功早应评为将军

我一直很奇怪,在航天一院,杨亚中论资历无人可匹敌,是唯一的从头走到尾的长征干部。1955年,国家授与他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解放战争中已是官至师政委位置,和他同时代同级别军界干部早已是大军区级位置,在地方早已是省部级干部,后来,他的下级任省部级、中央委员的很多,如李绪鄂(曾任航天部长)、李伯勇(曾任劳动部长)及王永志、刘纪源、孙家栋等。杨亚中儿子对我说,当年一个警卫班保卫他,有专车,出门前呼后拥,今天一个干巴老头,拿着月票挤公共,反差太大了。可从无怨言,甘之若饴,依然尽其所能干好工作,对新领导很尊敬,不摆老资格。

     19849月一天,杨亚中病重在北京医院几个月了,闲聊中聊起他的宦海沉浮,他说这一生,由于是军旅出身,刚直不阿,不搞拍马屁的事,不走裙带关系,得罪了不少人,自从野战军调到北京后集体转业到地方,经文革十年,杨亚中自嘲说仕途是原地踏步几十年我现在病入膏肓,时日不多,不妨给你透露点内情。

     他讲,如果还在46军,不当武官,他在五十年代中期,早就升为军级干部了1955年授衔,少将是肯定的。1960年調衔时,46军一个解放战争正团级的一个下级都晋升少将了。当武官,看似光彩,开了洋荤,但二届年,正赶上评定军衔之时(1955),因受制于国际对等原则,派驻所在国武官规格,不能超过大校,由于仼届未满,只能压低职级,屈居大校了   

     1960年,航天初创,周恩来总理又点将让他航天一院,当时叫总字《742》部队,军队编制属军级,可惜,1965年集体转业,做为老红軍完全可以不脱军装,重回部队,但他为了顾全大局,稳定形势,毅然和大家一起转业。到地方把你又推回到局级,因地方非部即局,院这级只能降格为局级了。他又退步到解放前级别(那时正师级),套用一句话,辛辛苦几十年,官又降到解放前

文革十年更不堪回首,197754日,中央莫名其妙地将航天在京企事业单位划归北京市领导,北京市成立了一个国防一办,院所一级单位由他负责。这样每次开会,当年将军大校、上校和公社书纪、主任享受同一级别,坐在体育馆观众席上了,主席台当然市、局头头坐了。当时航天部骂声一片。

这里有个真实笑话,当时成立一办时,北京各局领导都不愿来,因七机部是闻名老大难单位,当时某局有一刚提拔的副局长(行政15级比杨夫人还低一级),就让老局长们推出来了当一办付主任,可是人家命好,航天是高科技单,各级领导资历老级别高,不好管理,他们承认七机部,不服他们。于是王纯(北京付市长兼一办主任),给中央打了个报告意思是为了便于领导建议一办正付主任兼七机部付部长,中央还真批了,于是那位付局长一跃成了副部长,这下把那邦北京市老局长肠子都悔青了。以后撤一办,重归航天部编制后,他们继续官运亨通,因中国的官,只要你不犯重大错误,只升不降,既便沒官也享受省部级待遇。后来,他们有的成了省长,有的成了部长。这就是常说的机遇呀。

     杨亚中说,他也不是没机,曾有二次升迁机会,根据网上露,长征过的开国大校除因病休息外基本于1960年和1965大都提升少将,曾于1964年报批提升,结果莫明其妙地被刷下来了,和他同时报批那个1936年参加革命的却提升了我好奇地问是什么原因他微微一笑说:“得罪人了。”原来,1964年那次,由于国防科委某领导下院视察,在一些问题曾和他发生争执,杨亚中历来不惧上,一怒之下,都拍了桌子。得罪领导,而这位领导正是国防科工委分工负责干部的,撞枪口上了。关键时侯给你下绊子,肚量如海的干部必竟不多呀

    还有一次是197710月,宋任穷任七机部长、党组书记,曾来家长谈,有意让他出任航天部付部长后又不了了之。这一次是由于几个派性严重的厂、所级领导闻知他要升迁消息,如芒在背,集体联名上书中组部告黑状,搞宗派。这些人很多在文革中和他是“同一战壕战友”,关系很好,但派性严重。重任书记后主管落实政策,本着党性原则和有关政策,一碗水端平,大刀阔斧解放了大批干部,包括不同派别、不同观点的人,这下得罪了这邦人。后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曾托人带话,让杨亚中注意身体,事情暂缓,主要是有人联名告状

  杨亚中对我讲:“坚持原则是会得罪人的,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我和那些牺牲的人比,官算什么?”听我越发对这种淡泊名利,顾全大局的祟高品质和对党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所折服。他又说,谁还沒点关系和朋友呢?胡耀邦、耿飚和总政付主仼了刘志坚、甘渭汉等都是老首长、老战友,如甘渭汉就是分管军队干部的。为上爬找他们,有意思吗?我干不出那种事。

     今天,看到大校满天飞,将军遍地有,什么跳舞的、唱歌的、演小品、打球的都成了将军,“将军”的含义己不再和军事和带兵仗有关联了,再不是驰骋战场、开疆辟土、指挥千军的军魂,而今成了赎买、奖品的代名词。他们那一代“唯有牺牲多壮态,敢叫日月換新天”、“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尺还”的精神,不复存在。他们为党、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受过伤流过血,当个将军还那么费事。今天跳个舞、演个俗小品、打个球、唱个小曲,就成“大校、将军”了!每当电视中称呼他们为x将军时,我们都作呕,社会反响极坏。真为老革命、老红军那一代叫屈,生不逢时呀!

     杨亚中的老家红都瑞金,一直称呼他为“杨将军”,公道自在人心。“大校将军”称号不径而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