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精神,是一朵沉寂在人心底里的花朵。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真的十分遥远吗?我要想达到仁,那么仁就来到了。
能为“仁”就堪称君子,如果能够终身而不离于“仁”,那么就是圣人。
在人世间,君子本来就属于少数,圣人则更为不世出的人物。
在很多人眼中能够拥有“仁德”,能够有仁义的行为,实在是一件奇难险绝之事。
然而,就“仁”之本质而言,其实不过是天道的自然表现而已。因此,一旦能顺合于大道,那么其表现出来的言行无不为仁。
而“人”本身非但由道而生,而且在出生之后,仍旧生存于大道之中。
其自然拥有与作为其母体的道的偕同性。因此,顺道而行非但无所谓奇难险绝,而乃是其本能的行为。
就其本然而言,“仁”从来没有存在于人之外,只是可能处于沉寂而尚未显露的状态而已。
如果,人给予了它充分的认识,并且通过言行将其显露出来,那么它就处于外显的状态。
反之,如果为其拥有者所抛弃和忽略,那么它就会处于沉寂的状态,就像没有一样。
孔子才说“仁远乎哉”——与生俱来,从一出生开始就存在身心之间,而且至死也不会离去,能说它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吗?
你想让它显现出来,就能显现出来;你抛弃它,它就会沉寂的无影无踪。不正说明,所谓“仁”与不仁,其实只在个人的一念之间——“我欲仁,斯仁至矣”吗?
对此,孟子做了一个比喻,非常生动。
他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意思是说,如果让你夹着泰山去跳过北海,你说:我不能。那是真的不能。
如果让你做一点为长者折枝这样的小事,你说:我不能。那就是不想去做,而不是真的不能。
一句话,仁是一种源于人内心的自然情感。
为仁,去实践仁,则仅仅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以至于仅仅在于人的一念之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