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三:北京养老成梦幻,为女儿祈祷断心肠。
南柯梦三:北京养老成梦幻,为女儿祈祷断心肠。
自2009年6月起,女儿就多次要我们就北京居住。我们先以要给外婆过90岁生日(2009年农历11月初8日)而婉言推之。当给外婆过完生日后,女儿又要我们来北京过春节。我们即以三年没在家乡过春节(2007.2008、2009年均在厦门大儿子那儿过春节),没有能在春节期间看望八、九十岁高龄的岳父母了,打算2010年在家乡陪他们过春节,后又推至2010年清明为爷爷、奶奶扫墓后来北京。女儿见我们将来北京的时间一推再推,就埋怨我们说:女儿现在有条件、有能力,要你们来女儿身边居住,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怎么就这么难呢?为了不辜负女儿的一片孝心,决定清明扫墓后一定动身来北京。即将动身前,又接到5月23日将在武汉大学母校同学聚会的邀请。于是,最后决定:我们21日从邵阳动身来武汉,23日参加同学聚会,23晚或24日即可乘火车来北京。
当知道我们具体行程安排后,女儿又再次给我们打来电话:要我们在武汉参加同学聚会期间,住好一点宾馆,不要怕花钱,她会给我们报销的;并告诉我们:将给你们订飞机票,不要坐火车。坐火车,时间长,会累。
22日到达武汉后,女婿打电话问我们:要不要他来武汉接我们?我说:不用,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1964-1978年在武汉大学学习工作14年)。从武昌坐直达车到北京很方便。你在北京西站接我们就行了。当天下午,女婿又打电话告诉我们:已给我们订到24日下午的头等仓机票。
这次同学聚会议题有三个:一是相互见面看健康、谈健康;二是聊下一代(儿女辈)就业、工作情况及及孙辈们的成长情况;三是聊我们自身的年老养老归宿问题。
我们这一代,虽然大多数未富就年老退休,但粗茶淡饭的基本物质生活有保障。关键是年老体衰时和誰住一起生活、由誰负责照顾的问题。其中独生子女的老同学认为:只要子女的配偶不是独生子女者,当然是选择与其独生子女住一起,而且事实上大多数也是这样作了。多子女者,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个:一是与其中一个子女一起住;二是如两个子女都在同一城市的,也可老两口单独住,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可与子女相互关心,在必要时受到儿女们的照顾。对于我们三个子女都不在身边,且相距甚远,不少同学建议还是选择一个条件好的、且又孝顺的住在一起为最佳。并希望:多子女者如能争相将父母接到自己家中养老者,更是佳话。为人父母者,当儿女小的时候,都希望儿女在自己的身边并竭尽所能、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使他们快乐成长。人到老年,当然希望身边儿孙满堂,以享受天伦之乐。
当有老同学知道我们即将上北京,女儿给我们提供的住房宽敞又独立,而且女婿又为我们订了头等飞机票时,无为我们表示祝福与羡慕。
随后到厨房一看:不但炊具、碗筷齐全,干干净净;而且米满缸(还有大半袋缸装不下)、油满瓶,冰柜中肉食、蔬菜都有。这一切,比我们在邵阳自己家中还方便。这真是:女儿、女婿孝顺可佳,亲家公亲家母热情可佩。如真能在此养老,既能常与女儿、女婿、外甥女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又能常与亲家相聚聊兄弟姐妹之情,而且又有相对独立性,真是天作之美也。
住房宽敞明亮,住得舒服;大众蔬菜、副食与邵阳基本持平且采购方便;小区健身场地、健身器材配套且齐全;又有好几个邵阳老乡聊天、娱乐。于是乎:我们早晨锻练(7点左右起床,随即到健身场锻练身体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上午逛菜市场或上网,下午与老乡玩邵阳麻将。一句话:生活有规律,日子好打发。
女儿工作虽然忙、经常出差多,但只要双休日在北京,总会在周六或周日带外孙儿来我们的住处吃餐饭、看看我们。有时前后两个双休日不能来时,还会在某个工作日下班前,突然给我们打个电话:要来我们这里吃晚餐。仅管我们已吃过晚餐了,也乐意另起炉灶特意为她煮饭炒菜。因为她把我们的住处当作她的娘家了,哪有姑娘回娘家不热情接待的呢?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2011年元月27日中午,正当老乡要来打麻将、休闲潇洒度下午时,却接到女儿同事的电话,要我们赶快去医院。谁知这一去遭橫祸:女儿没跟父母说一句话,就英年早逝闭了眼。瞬间就如天踏下,撕心裂肺被压跨。天天以泪洗面心绞痛,茶饭不思夜不眠。
为了寄托对女儿的哀思,将女儿搬家时留在其原卧室里一小相框中的三张半身相片整理为一个祈祷台:每天早、晚泪流满面地为她沏茶、上香,不时更换水果、食品,早、中、晚三餐像以前她来到这里就餐一样,为她盛饭、夹菜。女儿呀,你永远活在爸妈的心中。
你接爸妈来北京安度晚年即将成幻梦,爸妈为你祈祷心绞痛。
2011年2月14日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