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好父亲王金堂
——父亲生平简介
我们的父亲王金堂生于一九一九年农历五月初五,仙逝于一九九一年正月
二十九日。父亲是一位极为平凡的铁路工人,却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他
和蔼可亲、心地善良、老实厚道、勤劳肯干,无论是工作,还是对家人、
朋友、同志都是尽力付出而不求回报,因而有着极好的人缘和口碑,用一
句最简单的词来评价和形容父亲那就是“好人”。
父亲的童年和少年充满了苦难和艰辛。父亲是一个孤儿,在他五、六岁
时因家乡遭灾随爷爷奶奶逃荒要饭到山西,爷爷病死他乡,奶奶外出要饭下
落不明,从此父亲成了一个流浪儿,给地主放牛,做苦工,受尽欺凌……。
父亲身上的留下了许多伤疤以及变形的骨节,见证了那段苦难的岁月,留
给父亲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血泪史。父亲不善言谈,我们懂事后,从他断
断续续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他的一些身世。
父亲在他十几岁时辗转到了石家庄,先后在火车站装卸煤,做零工,后来学做
木匠活,穷穷人的孩子能吃苦,很快就学得了一手好手艺,爸妈结婚后,他和母亲
一起开始做些手饰盒 晚上加工白天卖,常常是干到通宵。1947石家庄解放后,父
亲因为有木工技术被招为铁路工人。1952年父亲调到铁路大桥局参加了武汉长江大
桥的建设。1956年先后参加了宝成铁路、西候铁路建设。1958年到建厂局房建段工
作一直到退休。父亲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的木工技术在单位是屈指可数的,
解放后在第一次评技术工级别时就被评为五级工。
父亲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男人。他养育我们兄妹七人,肩上担子很是沉重。特
别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以他微薄薪水养育这么多儿女非常不易,常常是为了一家
温饱而一筹莫展。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一生无怨无悔。他除了上班,休息的时候
就带着我们大点兄妹挖野菜、拾麦子、开荒种地。他养了些鸡鸭,常常早上四点多
上很远的池塘捞浮萍,给鸡鸭当饲料,每次回来都一身泥水和蚊虫叮的满身满脸的
大包。鸡下的蛋他不舍得吃,一个个攒起来给孙辈们享用。
1978年父亲退休后,当时我们除了最小的弟弟尚未成家,其他六个儿女已经自
立门户。但是为了能让大家的生活有所改善,他和母亲开始做起了膨香酥(用玉米
加工的食品)加工的营生。他和母亲没黑没白地苦干,终于使我们家的生活有了起
色。爸爸可以说是比较早的个体户,也是自体经营、自力更生的表率。
在晚年他伺弄孙辈们更是乐此不疲。生活虽然过得不宽裕,但看到儿孙满
堂,却很知足,在他包含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留给儿孙的是一
种博大无私的爱。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艰辛,解放后他感到自己成了有娘的孩子,
他对党和社会主义充满着感激之情,他用最朴素的感情,认真工作以回报
党和社会。
父亲一生没有享什么福,等到我们兄妹七个都长大成人自立了,经济
条件也一天天好转的时候,他却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
父亲用他毕生的心血养育了我们,但是却没有得到我们儿女的回报,这成为
我们儿女永远的遗憾和心中的痛。如果有来生,我们会用最大的努力去给父
亲营造快乐和幸福。
父亲是我们做人的榜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11年4月5日 清明节 女儿喜凤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