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乔信明逸事
我们几个负责人: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周(群)、李(树彬)、张(胡天)等,已准备为革命流最后一滴血,你们不一定死,但要准备坐牢。在监狱中要学习列宁的榜样,为党工作,坚持斗争,就是死了也是光荣的。方志敏牺牲了,乔信明被判了无期徒刑。乔信明在监狱里建立了秘密党支部,坚持了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乔信明得以出狱,参加了新四军。
1938年5月,叶飞率第2支队第6团由岩寺移驻泾经县青弋江畔,进行皖南练兵。叶飞所率的第6团其前身是闽东红军游击队,善于打游击战,但部队游击习气很浓。
直到1939年5月,陈毅还指出,6团“还保持游击时代的残余”。为克服部队存在的游击习气,叶飞狠抓了部队军事训练。建立一整套正规制度。并在延安调来的吴馄、乔信明、刘松青等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帮助下,经过皖南练兵,将这支游击部队变成为正规的新四军主力部队。
1938年叶飞率6团东进, 为了对付国民党的限制,陈毅给6团干部请了长假,6团改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团长叶飞改名叶琛,以后干脆连姓也改了,叫聂扬。参谋长乔信明改为汪明,政治部主任刘松青改为刘飞,刘飞中将一直用了陈毅改的名字,叶飞上将、乔信明少将后来还是用了原名。
1939年夏初,发起了浒墅关战斗。浒墅关镇东距苏州10余公里,西靠无锡,是京(宁)沪铁路和京(宁)杭大运河上的一个关隘。紧靠铁路南边的浒墅关车站是日军的据点,驻有日军警备队的一个小队。为了打好这一仗,叶飞、乔信明亲自找来对那一带情况最熟悉的周达明参谋和曾在浒墅关小学当过教员的“江抗”司令部工作人员,要他们详细查明车站驻军情况和周围的地形、道路等。摸清敌情后,六团从无锡梅村驻地出发,以急行军速度向浒墅关进逼。两支突击队同时发起进攻,在不到一个小时内结束了战斗,全歼了日军警备队一个小队。在着名的黄桥之战中,团长乔信明亲自带领1营寻歼敌独立6旅旅部。敌旅长翁达发现我军进攻时,相距只有1里许,翁达率旅部奔进附近的一个村庄,乔信明率1营将村庄团团围住,乔信明命令1营组织攻击,他亲自指挥团部机枪排掩护,终将敌旅部解决,翁达自杀。
1940年7月,为打破固守待援的被动局面,叶飞部署第1团在乔信明团长和刘先胜政委率领下,向扬泰线出台,插入李长江部后方,并取得了歼灭李长江部3个支队(相当团)的胜利。与此同时,派出第4团接应中共秘密党员、李长江部团长陈玉生率部举行的起义。由于主动出击,夺取宜陵至吴家桥一带地区,使郭村与宜陵至吴家桥连成一片,由此为江南新四军提供了北上集结的基地。建国后,乔信明担任过华东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3年去世,年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