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111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17日

记抗日爱国将领于学忠将军

发布时间:2010-09-20 14:29:36      发布人: 天堂天使
  1937年7月7日,是一个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开始。70年的岁月悠然而过,时光的流失,使得一些当年的细节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然而,记录着历史真实面貌的档案,却将它们永久地保存了下来。今天,展读于学忠将军写于1937年7月10日的信函,那一段抗战英雄喋血沙场的传奇经历,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于学忠(1890-1964),山东蓬莱人,字孝侯。1927年投奔东北军,被任命为第二十军军长等职。张学良对于学忠一直十分赏识,多次委以重任,并两次把东北军交他统率。“九·一八”事变后,于学忠力主抗日。1933年热河失守后,蒋介石逼张学良下野出国,张将26万东北军中的17万交于学忠统率。于学忠对日寇寸步不让,坚决打击。被蒋介石强行免去其河北省政府主席职务。八年抗战中,于学忠浴血疆场。毛泽东把于学忠指挥的淮河阻击战和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战,作为成功战例的经验,写进了《论持久战》。毛泽东对于学忠坚决与日寇作斗争深表敬重,赞扬他“热诚爱国”。
新中国成立后,于学忠曾任河北省政府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作为一名爱国将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礼遇和人民的爱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1964年,他在北京去世。
这封完好保存在浙江省档案馆里的于学忠写给时任东北军军长何柱国将军的信函中写道:“东北军阵亡官佐遗族救济会已在陕正式成立,并由副座函聘台瑞为该会常务董事共策进行,兹特将副座聘函及聘书随邮寄上,至希查收见复为荷。”信函虽然非常简洁,但却可以从中知道一些国民党军队优抚工作的情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北军身处抗战最前沿,由于战争的惨烈和残酷,官兵伤亡惨重,大量伤亡官兵的遗属生活日益艰难,亟待抚恤,在如此背景下,东北军阵亡官佐遗族救济会组建成立了,由何柱国将军任常务董事,开展抚慰伤亡的工作。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激励广大官兵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国民政府对优抚工作还是重视的。自1938年4月1日《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颁布起,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抚措施和制度,这些举措对于保证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财力匮乏,时局动荡,许多条文流于形式,并存在厚待嫡系部队,歧视杂牌部队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队的抗战热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