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83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3日

经典唱段送别陈妙华

发布时间:2011-01-27 09:25:3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难舍的戏迷 哭肿了眼

  昨日上午10时许,易俗社小剧场外面,为陈妙华送别的花圈,比前日多了不少。三三两两的老人们,站在剧场的入口处,讨论着陈妙华的剧目。灵堂上,吊唁的戏迷络绎不绝。陈妙华的学生张锦屏,眼睛已哭得有些红肿。“上午8点多,看了媒体报道后,就有戏迷赶过来了。”她说,许多戏迷都是哭着,走到陈老师遗像前的。

  58岁的戏迷刘秀荣,看着陈妙华的遗像感叹:“我父亲是拉二胡的,常和秦腔演员配合,我从小也接触秦腔。”她说,听秦腔就要看陈妙华,“她之所以能吸引戏迷,还是她在台上的敬业、潇洒的气质和帅气的亮相。”

  昨日一大早,刘秀荣乘坐公交车,特意赶到了灵堂,“就算我送她最后一程,希望她能一路走好。”她说。

  记者在易俗社看到,来给陈妙华送行的,真正是秦腔的老戏迷,大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上。戏迷觉得这其实很正常,毕竟陈妙华是老演员,她当年影响的那几代人,现在年龄肯定是大了。

  最好的悼念 传承艺术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易俗社音像店旁看到,工作人员将陈妙华戏曲电影《三滴血》和《火焰驹》摆到明显处,店内电视也播放其经典唱段,以此来表达对陈妙华的悼念。工作人员说,平日里,有很多年轻人来这里,帮着家里老人买本戏光碟。昨日上午刚开门,就来了许多老年人,点名要陈妙华的电影,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大家都是得知陈妙华去世后,想买些相关音像制品留纪念。”

  昨日上午,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雍涛,也专门来到灵堂吊唁陈妙华。“虽然和陈老师接触不多,但从小就看过她的电影。”他说,对陈妙华最深的印象是,她在艺术上出众的成就,以及这个人严谨的工作态度。雍涛觉得,这样一位小生泰斗,因病辞世,对秦腔艺术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喜欢她的人来说,这肯定让人非常痛心。”雍涛说,但对于秦腔演员而言,悼念她的最好方式是,让她的艺术流派,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送别的秦腔 不绝于耳

  在秦腔圈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当某位演员去世时,圈内好友都会聚集起来,搭台唱戏最后为其送别。

  昨晚的演出本来定在7时30分,但不到7时,小剧场外就搭起了戏台,背景是陈妙华不同时期的剧照。此时,近2000名戏迷来到现场,等待着演出的开始,大家既是为陈妙华送行,也是来欣赏各位名家演唱。

  晚7时30分,“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在易俗社上空响起,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保卫,作为第一名演员,演绎着陈妙华的著名唱段,立即引来热烈掌声。

  秦腔著名演员李爱琴,也来到演出现场,她提起挚友陈妙华,多次落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李梅,正在拍摄戏剧电影,昨晚本来还有演出,得知陈妙华辞世,在演出开始前,她特地赶到易俗社,向陈妙华道别。“我和陈妙华当面接触很少,但我是看着她的电影走上了秦腔艺术的道路。她所开创的独特流派,值得后辈学习,她是所有年轻秦腔演员的启蒙老师。”李梅说。本报记者 杜俊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