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83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3日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陈妙华病逝

发布时间:2011-01-27 09:24:4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当年英姿勃勃,一声“祖籍陕西韩城县”传遍大江南北;如今斯人已去,不由得让人悲哀伤痛。昨日凌晨3时31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陈妙华静静地躺在交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中,永远离开她的亲人朋友和钟爱一生的戏剧事业。这位一生坎坷的艺术家,在曾经的辉煌与晚景的寂寞中,走完了自己71年的人生。

  悲

  病逝前家属

  曾向本报求助

  陈妙华的逝世实在突然,让人难以接受。前晚8点,陈妙华的儿子陈斌还给记者打来电话求助,他焦急而悲痛地说,母亲的病情有向不好方向发展的苗头,可上次收到的14万元各界爱心捐款早已用光,眼下高昂的医疗费又成了问题,他请求本报帮助刊登这一消息,期望母亲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渡过难关。当时陈斌就透露,这次母亲的生命可能难以维持,医生说最多能撑一月或半月,谁料仅仅过去7个小时,陈妙华竟永远离开人世。

  昨日,陈斌一见记者就红了眼圈,他哽咽着对记者说:“我确实没想到会这么快,1月31日晚10点左右,母亲的情况就变得危急起来,医院连续抢救了两次,也没能留住她的生命。”

  哀

  众戏迷灵堂前

  泪眼婆娑

  昨天上午8点,西安易俗社的众多同仁后辈,已经在易俗社小剧场内为陈妙华搭好了灵堂。素雅的黑白照片被装进相框,安放在陈妙华奉献一生的戏曲舞台上。从9点开始,众多尊敬爱戴她的戏迷和各界人士陆续赶来吊唁,缅怀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军一直关心陈妙华的病情,曾派专人到医院看望,并送去了慰问金。昨天得知陈妙华去世的消息后,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专程前来吊唁,市文化局、西安易俗社、三意社、陕西戏曲广播、陕西秦腔爱好者协会等单位也送上花圈。戏迷也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了,上一炷香,忍不住泪眼婆娑。年过八旬的老戏迷王元杰拄着拐杖、在老伴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对着遗像三鞠躬,几度哽咽,场面令人动容,更多戏迷在签名册上写下了“德艺双馨,浩气长存,秦腔名流,艺名永驻……”的留言。

  憾

  秦腔界痛失

  著名女小生

  戏迷观众知道陈妙华的名字,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这位秦腔界著名的女小生少年成名,14岁时就以《白蛇传》中许仙一角一炮走红,连演100场名震西北。之后又主演了秦腔电影《火焰驹》和《三滴血》,这两部经典影片让陈妙华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

  易俗社副社长惠敏莉回忆说:“陈老师对待秦腔,那种执著与忠诚已融入血液,她耐得住清贫和寂寞,一生守着她视为生命的秦腔事业。如今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那种奉献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扬。”

  今晚7点半,秦腔界还将在易俗社门前隆重举行纪念演出。届时,李爱琴、陈爱美、张晓斌、任炳汉、张保卫、惠敏莉、张涛、陈超武、康亚婵、吕秋娟、王科学、梁安健、马璐璐、李卫平等名家将轮番唱起陈妙华曾演唱的经典唱段,从而勾起众人对这位秦腔名家的深深怀念。

  人物介绍

  陈妙华,1939年7月生于陕西西安,1950年2月进入西安易俗社学艺,师承凌光民、杨令俗、封至模、李可易、宋上华、贺孝民、叶盛兰和苏育民等名家。她嗓音条件优越,高、厚、宽、亮兼而有之,唱腔精雕细琢,跌宕别致,表演朴实自然,真实贴切,文武皆能,功底全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陈派”。代表剧目有《火焰驹》《三滴血》《夺锦楼》《紫金冠》《白蛇传》《京兆画眉》等。

  陈妙华一生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火焰驹》中的李彦贵、《三滴血》中的周天佑和李遇春等,个个栩栩如生,得到观众和行家的一致赞誉。只要是有秦人有秦剧的地方,陈妙华的名字就如雷贯耳。记者职茵

  2002年陈妙华在演出。小图为陈妙华在电影《火焰驹》中的扮相。

  记者 尚洪涛 摄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