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独调查21
国殇之四:摇摇晃晃的文化传承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计算过,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四种已经绝迹,六种正在衰朽。只有中国的黄河文明虽受到多次伴随着征服的外来冲击,但始终没有陨落。
的确,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等几条著名的江河,分别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福泽人类的重大文明,都像一个个迷梦,渐渐隐退到历史的烟尘之中。唯有中国的黄河、长江文明,屹立于世界东方,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综观中华历史,人口的发展永远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中华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口与文化交织的发展史。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注意到了人口对于文明延续和国家强盛的作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曾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孔子每当看到人口众多的景象,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庶矣哉(人真多啊)!”冉有问:“人多有什么好处?”孔子说:“富之,教之。”就是说人多才能富强,富强才能产生文明。
墨家学派的代表墨翟的政治理想就是“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明太祖朱元璋也说过,“人者,国之本”……
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就十分重视人口的增殖,为了尽快增加人口,管子、商鞅等提出了“徕民”(招徕他国之民)政策;苟子提出“以德”、“以力”、“以富”三种方法来“兼人(兼并他国人民)的政策。孔子认为,首先应推行仁政,爱护百姓,以招徕其他诸侯国的人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旅美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由于人口繁衍的艰难,古代很多非常辉煌的文明都因为人口不能延续导致文明的中断。中国以前至少有数万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姓氏都已经陆续灭绝,现在幸存的家族在历史上也几度濒临“子姓几尽,不绝若线”的险境。
人口的缺损,对文化的传承亦有一定的伤害。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嫁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家族文化、子嗣文化、姓氏文化、孝悌文化、养老文化、祭祀文化,等等,都随着“失独”问题的出现受到极大的冲击,变得摇摇晃晃。也难怪,人没有了,文化何以附焉?
四川省社科院从事多年婚育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刘易平说,在任何文化里,生儿育女不仅是单纯的生物生命的再生产,也是文化命脉继替的基础。婚育都务必在既定文化下进行,并且在此文化遗产的训教中,把一个嗷嗷待哺的“自然人”培育成一个通情达理的“文化人”,从而延续文化。
然而,“失独”却使文化的延续在一个家庭里戛然而止。失去了个体的家,整个民族的文化又如何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