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工躺桥下20天去世逝者刘红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82816482
本馆由[ xiaoliangge ]创建于2012年12月05日

想给露宿农民工找活儿,请打新闻热线

发布时间:2012-12-05 10:14:20      发布人: xiaoliangge
   露宿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继续引发各界关爱,河南省胸科医院昨天下午发布微博称:“今天我们医院发起全院职工进行了爱心捐助送棉衣的活动,全员捐赠衣裤1100余件,一部分送给条件艰苦的农民工,感谢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一部分直接送给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他们很多都是急匆匆来我院看病,没顾得上带棉服。希望我们的衣服和心意给他们带来一点温暖。剩余的衣服将送往贫困村庄。”
  郑州爱心市民“饺子哥”也在自己的微博发布消息,打算和热心市民一起为农民工兄弟包饺子。想参与的爱心市民,请@饺子哥报名吧。
  “看了报道,觉得大桥下的农民工住宿环境太差,天这么冷,我们想帮帮他。”昨日,也有一些读者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说,他们家有一些闲置的棉被和冬衣、床垫,想捐给农民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捐。
  由于郑州市露宿街头的农民工大都直接住在三环沿线的大桥下,除了干活儿,几乎白天黑夜都在立交桥下不会远去。记者建议爱心市民,家中若有闲置的衣物棉被等,可把衣物棉被带到立交桥下直接送给农民工。
  “新浪河南”发布微博称:“11月30日,一则郑州农民工露宿街头20多天身亡的新闻引发热议。就在此刻,在郑州深夜的寒风里,还有一群农民工朋友正蜗居在天桥下的角落里。他们需要温暖的床铺和厚厚的棉被,更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来支撑贫困的家。随手发微博,一起来帮帮他们,让他们温暖过冬。”
  根据本报记者的调查,由于担心工资被拖欠,大桥下露宿的农民工最需要的就是干一次活儿算一次钱的短工。当然,如果你无法为农民工提供零工或者短期工,若有能确保及时结算工资的稳定工作,也可介绍给他们。有意给大桥下农民工介绍工作的,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371-96211。
  读者网友热议:道德指责取代不了制度建设
  这些天,这名民工的死引起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热议和反思。
  网友“不空不有老者”:一个农民工冻死在立交桥下,据说120来过,救助站也来过,但都看看就走了。如果良心缺失,再健全的体制也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愿这位农民工安息!
  网友“Exclusive-乐”:“缺少一份全心全意,一份责任。”
  读者宋先生:除了谴责相关具体执行人员的责任外,更要反思我们的救助、急救体制。政府要在这方面出台更具操作化的制度,拿出资金,调配人员编制,让救助站和医院真正具有救人的财力和人力,别老让他们捉襟见肘地做这些事。道德指责毕竟取代不了制度建设。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