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江西生死哲学研究第一人
发布时间:2013-11-16 19:23:26
发布人:
石心桥
郑晓江:江西生死哲学研究第一人
《江西晨报》:魏依晨 黄欢 董磊
核心提示
生死自古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生命诚可贵”,但也是一件寻常事,因为有生必有死。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讲,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庄子则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生死之事,自古众说纷纭。即便在当下,对于生死问题的研究也正是热点与潮流。而他,就是站在潮流最前线的领航人。他关于“生死哲学”的研究,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与认可。他就是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郑晓江。
“生命是条‘流’,困难、挫折只是生命这条‘流’中的‘点’,我们不能将‘点’扩大成‘流’,遮蔽整条‘流’。我们应该坚信:痛苦过后是快乐,逆境过后是成功,挫折过后是通达,低潮过后必会迎来人生发展的高潮。” 郑晓江如是说。
求知若渴:11岁就嗜书如命
“回想自己的学思历程,却涌出许多苦涩。”郑晓江感慨道。在求知欲旺盛的11岁,他恰逢那场“红色潮流”,整整6年,虽名义上仍在学校念书,但是郑晓江基本上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在那些岁月里,他如饥似渴地偷偷阅读着那个时代的“禁书”,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唐》,由此获得了丰富的古文及中国历史知识,生命也得到文化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是在“偷读”西方名著的过程中汲取的。
光阴如梭,几年之后,当初那个躲在角落里瞪大了眼睛“啃书”的少年郎长成了大好青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潮流中,郑晓江来到了农村。因无书可读,当时手头仅有一本《简明哲学辞典》,他一边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边挑灯夜读辞典。4年的时间,他由不懂到有些懂,再到基本上懂,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了对哲学的兴趣。哲学,仿佛为郑晓江打开了一扇望向蔚蓝色天空的窗。
经过非言词所能描述的艰辛后,郑晓江得以跨入大学,开始系统地学习各种相关知识。一进大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念哲学。“此偶然乎?必然乎?”回首往事,郑晓江唏嘘道,很难说清,只记得当时自己挑选专业时,心中一直默语:非哲学不学!
动心忍性:40℃高温下撰写人生哲学
1982年,郑晓江从江西大学(现已改名南昌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研究中国哲学与文化问题。到了1985年,凭着哲学底蕴与敏锐的直觉,他毅然将生死哲学作为主攻课题。
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郑晓江全家寓居于一间10余平方米的小房中,桌碰床,床靠沙发,书塞在床底下,找书竟成了一大难事。后来稍有改善,有了一间小卧室与一间10余平方米的房间,他却早已心满意足,全心全意一头扎在工作中,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书海”。屋小,又在顶层,且无南面的通风门,夏日房内的气温高达40℃,他就穿一条短裤,一边战高温,一边做研究。手臂的汗水常使稿纸湿透。背上豆大汗珠不断淌下,导致背脊上生出一大片又刺又痒又痛的痱子。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灭现今这位生死哲学领潮人的意志。对郑晓江来说,此后的十几年,是动心忍性的十几年。他的知识迅速地增加,眼光也锐利起来,能在文章书籍中获得养料、发现许多问题,并渐渐尝试着把它们行诸文字。就在这个“蜗居”内,他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撰写《中国人生精神》一书中,从先秦诸子一直写到孙中山的人生哲学思想,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仍然意犹未尽。1991年,该书一出版,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1997年,该书与其姊妹篇《西方人生精神》配套出版。这两本书,使广大读者深刻了解中西方哲人对人生问题的思索,对如何解决现代人面临的诸多复杂的人生问题大有裨益。
首次创立:全国首次提出生死哲学概念
1998年,郑晓江提交给全国第二次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会一篇论文。论文中,郑晓江提出要把人死观与人生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帮助人们建构正确人生观的同时,也要使人们拥有合理的死亡观。他认为有必要创设一门有别于人生哲学、人生学、人生科学、生死学的学科——生死哲学。
这是郑晓江人生中的标志性事件。
郑晓江说,生死哲学之“生”,包括生命、生活与人生三个部分。所以,它着重研究死亡会对人的生命、生活与人生产生的诸种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消解其负面的影响,最终使死亡这种实存转化为促进人们生活幸福(生活)、显现(彰显)生命意义、提升人生境界的机制。另一方面,生死哲学所讲之“死”,不是指病理学上的 “死”,而主要是指死的观念与意识,“死”的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宗教等的意义所在。它关心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对临终者及生者的影响。因此,生死哲学尤其要发展为一种生死的智慧,以对临终者提供精神性的抚慰,亦对活着的家属给予消解悲哀的观念性辅导。
“生死哲学不仅仅是概念、范畴、原理等的推理和论证,它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它是哲学的,更是能启迪人们正确对待生死问题的智慧。因此,生死哲学是一种开放的理论,它倡导各种有关生死问题的观念并存,共同来解决现代人所面对的生与死的问题。”郑晓江说,旨在为中国人寻找到科学且合意的人生观和人生模式,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迎接腾飞的到来。
引领潮流:四句话勉励当代大学生
如今,在郑晓江的带动下,对生死哲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全国的潮流。作为这股潮流的指引者,江西生死哲学研究的第一人,他说,当代大学生身上有“三座大山”——就业、学业、生活。“三座大山”压得大学生们透不过气来,常常会觉得人生灰暗,看不到希望。
郑晓江用他的生死哲学勉励当代大学生。“我送给大学生们四句话仔细品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人能代替你活;不要认为没做过的事情没有价值。”郑晓江谆谆告诫学子们,应学会生死,珍惜生命,幸福生活。
(本文转摘自《江西晨报》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