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味道几十年不变
金黄色的斜阳洒在肩头,带着结束一天忙碌的闲适,人们信步走向美湖路的“吴再添小吃”。
和往常一样,这里照常开门迎宾,并没有因为吴再添的离去而紧闭大门。带着孙子的老奶奶、刚放学的小学生、耳朵里夹着耳机的年轻人……大家在门口的收银台前排队、点单、付款,领取阿姨给的小吃兑换券,然后凭券到相应的窗口取餐。这样的取餐方式让人有种置身于20世纪的错觉,因为,这样的服务流程只出现于早期的国营单位,但在吴再添小吃店里却一直沿用下来。如今,这种老派又妥帖的服务也成为“吴再添”的一大特色。
“这碗虾面一吃就是十几年啊!”坐在记者对面的食客是一位头发斑白、带着老花镜的老先生。他一边细细地吃着虾面,一边与记者攀谈。“汤头好、面筋道,这样的味道只能在‘吴再添’吃到!”老先生告诉记者。当记者告诉他,吴再添已在日前过世了,老先生有些惊讶,“店一直都开着,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消息呢。”
而一部分人是听到吴再添辞世的消息,特意赶来小吃店的。家住在鹭江的市民老林就是其中之一。昨天,女儿拿着手机告诉他,吴再添去世了,很久没吃“吴再添”的老林就动了念头再来店里吃一次。“我本来担心这两天店里会歇业,自己会扑空呢,没想到小吃店非但开着,生意还这么好!”吃着热乎乎的芋包,老林告诉记者,“和小时候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样!”老林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只有逢年过节父亲才会带他们到中山路的“吴再添”去吃一顿。“这是我们童年里最开心的记忆之一,当时我们还经常看到吴再添在店里忙前忙后。一转眼,他过世了,我们也老了。”老林不禁略带怅惘地说。
“不歇业是爷爷的意思。我们店走的一直是平民路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吴再添的孙子吴思航说,爷爷肯定不愿意看到因为家里有事就让大家吃不到“吴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