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军寻淮洲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2882
本馆由[ 树森 ]创建于2010年01月07日

陈毅元帅撰《寻淮洲墓志》记

发布时间:2011-10-10 22:23:28      发布人: 树森
 

42.        19371012,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编的新四军成立。军部暨一、二、三支队先后在安徽省歙旌 县的岩寺集中后,在19384月先行派出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5月,任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同志,亲率一支队随即跟进,于515进抵泾县西南60余里的茂林镇。这是个有2000多户人家的古老集镇,座落在皖南泾县、太平、旌 德三县交界的盆地中央,群山环绕,泉水汇流,风景绮丽,商业也颇为繁盛。
    
茂林,为中国工农红军著名将领寻淮洲同志的安葬地。1934年冬,方志敏同志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抗日先遣队由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编的红十军团组成。寻淮洲原为七军团军团长。合编后任红十军团十九师师长。193412月,寻淮洲所率之部队,在安徽省太平县的潭家桥遭到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围攻。寻淮洲在战斗中负伤,转移至茂林时因伤势过重牺牲,终年22岁。当时军旅匆匆,遂埋葬于茂林西边山坡。1938515,新四军一支队到达茂林的当天,我所在的军部战地服务团随一支队行动的分队,在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寻淮洲同志的墓,只见荒草萋萋,墓道行将湮没,遂向陈毅司令员汇报。陈毅同志决定立即整修。他亲自挥毫撰写了《寻淮洲墓志》,由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炎同志用毛笔正楷书写,请当地一位技艺精湛的老石工连夜赶刻了一块墓碑。
  
 次日清晨,风和日丽,鲜红的杜鹃花开遍山野。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新整修的寻淮洲墓和树立在墓前的墓碑。新四军一支队2000余名指战员排成讲话队形,肃立在墓前草地上。墓道的一边站着由全支队少年司号员组成的军号队,他们手持着红绸带的锃亮的铜号;另一边排列着支队司令部警卫排几十名青年战士,他们高举着三年游击战争中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色中正式步枪。陈毅司令员亲自主持隆重的墓碑立碑仪式。我们战地服务团分队也参加了这一庄严肃穆的仪式。仪式开始,军号齐鸣,警卫排全体战士朝天鸣枪三响致敬,声震林木,山鸣谷应。陈毅同志在墓前发表了讲话。他介绍了寻淮洲同志传奇式的生平事迹,号召全支队指战员,在京沪杭已经沦于敌手、徐州处于危急之际,一定要继承方志敏、寻淮洲等红军先烈的遗志,高举抗日大旗,以大无畏的精神,向江南敌后进军。陈毅同志讲完话后,全支队指战员高呼口号,决心誓死执行东进抗日、驱逐敌寇的光荣历史重任。随后陈毅司令员命令部队立即向南陵开拔。61,新四军一支队在南陵誓师出征,随即冲过日寇封锁线向江苏南部镇江、句容、丹阳、金坛等敌后地区挺进。
    1941
1月,国民党亲日派发动皖南事变。茂林是皖南事变的发生地。寻淮洲墓被国民党军捣毁;《寻淮洲墓志》碑,却在事先为当地人民群众收藏掩埋,得以保存下来。
1985
9月,我在皖南泾县云岭参加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馆典礼后,曾访问茂林。寻淮洲同志遗骨解放后已遗至茂林烈士陵园。由陈毅同志撰写墓志的当年的墓碑,陈列在茂林文化教育馆内。

                     
馆主:本文摘录于 《中国老年 一九八七年第七期 作者: 林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