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能莫忘思恩情
国家级老中医吉良晨教授仙逝已经一年了,他人虽已去,但音容笑貌却恍如昨日,谆谆话语仍在耳边萦绕。
我与吉良晨教授初识是在一九七三年夏天。因少时体弱多病,时常与药为伴,后经家父故交吴老伯玉如介绍,拜袁绍良先生为师,习拳健身。先从八段锦晨功十八法学起,后又学习南派形意拳。经练习拳法、步法,身体逐渐强健,也不再与药物为伍了,至今受益匪浅。袁先生为吉良晨教授入室弟子,故而按武学辈分我称吉老为师爷。
八十年代初,袁老师移居海外,我在武术上继续求教于师爷门下。吉大师平时日程安排得很紧,既要到医院出诊,又要著书立说,但每逢我登门求教,他总是耐心地给我纠正拳法动作、步法起落。常常是他老人家口述,亲身示范。吉大师并教导我学拳习武要遵守武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使我每每登门求教都受益颇丰。
吉大师少年起就追随南派形意拳,为买氏(壮图)四代传人。以后带艺投师崔氏(毅士),列入门墙,攻习杨氏太极拳,为露禅门下五代弟子。他老人家认为,人身之“精气神”气养为先,并身体力行。他不仅教导我如何练习形意拳动作,而且从形意拳的起源,形成,发展,理论都一一系统地给我讲解,并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将祖国这一传统武术瑰宝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他老人家著有《杨氏太极拳真义》一书。关于形意拳,他生前曾流露过计划写一本关于南派形意拳的著作,但因他老人家的突然逝世,这一夙愿未能实现。
去年十一月,小儿咳嗽数周,求医无果,我携子登门,请大师把脉诊治,开药三剂,小儿即痊愈。令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竟是我与吉大师的永诀。
为纪念吉大师,也是我尊敬的师爷爷逝世一周年,仅以此文略陈往事,以表怀念之情。自惭笔拙,实不足吉大师生平万一。
刘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