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熊和教学意趣盎然
1983年,奠定吴熊和学术地位一书的《唐宋词通论》出版。那是他长期准备、厚积薄发之作——在多年的下乡、下厂与文革十年中,不论在水乡山村或劳动间隙,他总是手不释卷,无书不观。所以,《唐宋词通论》一书的出版,虽然被他看作只是自己词学研究生涯的正式开始,却被学界誉为新时期词学的扛鼎之作,建构了唐宋词学的学科体系。
当等身的学术著作摆在面前,我们总是容易把“严谨”二字在著作和人之间画上等号。
听听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们的描述,让我们见识到了当年吴熊和上课时的盎然意趣——
“吴先生是中文系中有名的大才子。他讲解他的宋词,讲到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种词调,我们听呆了,教室中鸦雀无声。”
“钱钟书曾被称为‘简直有照相式的记忆能力’,吴熊和也一样——他穿件皮夹克,笑眯眯的,没有讲义书本,一节课滔滔不绝,就讲苏东坡的段子。”
“那天,他来讲《唐宋词通论》,正文还没展开,先生先吟咏了朱熹老夫子的‘胜日寻芳泗水滨’。又说,这么好的春光啊,我们不该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我们应该去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