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老师的乐观、敢言、创新、遗憾
“文革”挨打不哭
有记者曾经问红线女,“您受过很多磨难,不管是在旧时代学戏、演戏,还是后来“文革”当中受到迫害,您是如何捱过这些苦难的?”
红线女说,我自信、乐观。我不怕,那些人斗我,我说:“干嘛?你们不应该斗我啊,我又没反毛主席、没反共产党,又那么努力工作。”人家“啪!”一个耳光扇过来,我也不哭,哭干什么啊?那时每次开会都要唱歌,我们不能唱,我就内心唱。所以我特别喜欢狂风暴雨的时候,可以放心大胆吊嗓子。哈哈!还有吆喝鸡群的时候,没有人看见我,我就走台步啊,圆场啊,一边也吊嗓,当作练功。因为我觉得,我还可以演戏的,就抓紧一切机会练习。现在想来,那些苦过去也就过去了,红卫兵也不是故意的,时代造成的错误嘛,有的人到现在还和我有来往,我从不记仇。
敢言
讲真话不平则鸣
关于自己在生活中爱打抱不平的提问,红线女说,不是打抱不平,而是不平则鸣。如果不讲真话,就不是红线女了喔!我假不出,觉得没有什么必要讲假话,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
韩寒曾在电视节目上说巴金、冰心等一些老作家文笔太差,红线女说,“我看了这说法心里很受不了!对老一辈作家,用今天的审美、判断标准对其作品发表过激言论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这些优秀作品对今天起了很大的作用,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并把历史进程推到了今天,培养了很多读者。现在时代背景不同了,跟过去考虑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不能拿今天的‘炮轰’昨天。我始终觉得,懂得承继过去,才能产生今天的发展,我们这一辈,也是从过去中承继过来,还有心学习当下新的东西,年轻人不是更应该理解这一点吗?”
创新
粤剧要有生活
近些年粤剧舞台上出现了不少有革新意识的剧目,如《花月影》、《刑场上的婚礼》、《三家巷》等,体现粤剧在不断发展,也确实吸引了一些新的观众。但也有不少议论,如说其中出现了“吻戏”,台词太过直白,唱腔改动很大、不像唱戏倒像唱歌等……红线女说,粤剧成其为粤剧,最重要的就是有生活,有生活才有人物!如果你说这些都不能接受,那以前我出身的时候唱就唱白话、念白就念中州韵白,更不好接受吧?但我们也是逐渐改变。
粤剧改革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动摇粤剧的根本。怎么改法?亲吻啊什么的,在适当的时候还是可以。
遗憾
没有演过戏
红线女说,“我觉得推广粤剧、让孩子们知道听到原本就是我的工作,但我年纪大了,不能到处上舞台演出,形象不行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演戏,但我很喜欢演戏!想来想去,就决定拍卡通片。我小时候最喜欢看动画片,像卡通电影《雪姑七友》一直记得!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先是画好图像对不上戏剧人物形象,改了几遍;然后是配音,对着动画形象唱,如果感觉不对又要重配。我从没给谁配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