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不凋春永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50957407
本馆由[ 老顽童]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为官之本“勤政为民”(图)蒂尕

发布时间:2014-05-23 22:52:30      发布人: 派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悠悠岁月大浪淘沙,无数能人志士,被泥沙无情地裹挟而去,鹄严公讳叔珽的名字,二百多年来像金子、像钻石,放射着璀璨光芒。这是因为他有一颗为人服务的心,时时处处将自己融入人民。鹄严公的事迹早已载入史册,其故事仍在民间广泛传杨,而且还经久不衰。

       素有江南第一商埠之称的东流县(古称菊江),那里湖泊众多交通便利,尧渡河在此入江,使东流占有得天独厚的流域资源,这资源让东流地区如同锦上添花。在当地很早就流传出这样一句话:“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

       在清朝,芦课(芦苇税)是一项重要的课税,仅次于漕粮,盐课,都是朝廷经济支柱、财政命脉。清政府在江南、湖广、江西、沿江河湖海之滨划分出相当数量的芦田。根据腴薄分为密芦、稀芦、上地、中地、下地、草地、泥滩地若干等级,按所定的等级,制定出相应的课税。所有芦田交给当地民工耕种,每个民工逐年按指定的课税,以亩数累计金额如实向朝廷缴纳。

       朝廷为此专门设立了江宁芦政衙门,派遣官员前往主持芦课事务。清朝中叶以后,芦课事务交与州县府来办理,由洲县府官员负责代朝廷收缴芦课。

       鹄严公往东流县赴任时,刚好那年他五十三岁,人过天命握事理,只叹身体大不如以前。几十年的官场拼搏,扑朔迷逆的仕途,并没迷茫他的理念,始终更没忘张家的祖训:“勤政为民,这是为官做人之本”。

       就在他赴任东流县,适逢东流芦田坍塌,天灾人祸民不聊生。颗粒无收的东流芦田民工,欠下上年度的全部芦课纹银一千多两。讳叔珽公得知民情后,深入基层做详细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到灾民的疾苦,组织他们生产自救。人在灾害面前实在渺小,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沉重地芦课压得灾民抬不起头,给日常生活造成诸多困难。按照实情,灾民们就是砸锅卖铁;卖儿卖女,也缴纳不上所欠的芦课税。

       芦课关系重大,是朝廷国库的经济支柱,上峰不断下达催讨令,作为朝廷命官不可能有负皇上朝廷,身为父母官更不能做违背衣食父母的事。但,按照上峰做法,追逼索要定会闹出人命的。在万般无奈,左右为难情况之下,鹄严公只有牺牲自己利益,就和夫人商议,决定变卖家产来填补上年度的芦课,用此法帮助民工渡过这道难关。就这样,他除了免去民工们上年度全部芦课外,积极组织民工围湖造田,重新开垦种植,争取来年好的收成。

       讳叔珽公这一爱民义举,当时震动不小,除了朝廷在宦官祠上标榜他为“执政爱民”的典范外。东流县的百姓还纷纷自筹资金,为他修建一座“功德亭”,等碑亭建好后,鹄严公已经离任回到徽州去了。感恩戴德的百姓们,请人拓下亭碑中碑上的碑文,并贴绘制作成册,派人送往徽州,奉上东流县全体百姓,对鹄严公的感恩之情。

        鹄严公在徽州同知位上,因准时押运漕船进京,工部凑清皇上给于嘉奖以资鼓励。有次“文开”、“宁国”等八处漕船一同北上。所有漕船汇集在一起,大大小小共计五百一十五艘。这支进京的船队,一路上浩浩荡荡顺江入淮。沿途在总漕盘的催赶下,船队一天也不敢耽搁,但,逆水而上只能缓缓前进。船队行程数十日,直到二月中旬才朔抵扬州。三月九日那天黄昏,大运河上风雨大作,寒风裹挟着大雨,这一来,逆水行舟的船队,只得靠纤夫拼命拉纤而行。鹄严公所乘坐的那条船,刚刚驶到钜梁桥时,拉纤的缆绳突然断了,船如脱缰野马顺水而下,随时都会倾翻的危险,情况非常危急。两岸的拉纤的漕工惊恐万分,顿时河岸上惊叫声、呼唤声如雷。

      千钧一发之际,鹄严公临危不惧,稳立船头沉着指挥,果断命令舵工稳住航行外,并叫船上所有船工护卫,全力以赴向岸边抛撒缆绳。好在河道不宽,抛出的缆绳很快被岸上漕工截住,齐心合力将缆绳牢牢绑在大树上,在多根缆绳的牵扯下化险为夷,保证漕船的平安。就是因为鹄严公的沉着冷静,采取了得当的措施,这才成功挽救了这条船,成就了一船人的性命。

        这趟漕运出发前,鹄严公就感身体不适,同僚们劝他不去,哪知他坚持上船,决不肯做逃兵。经个这场生死搏斗,被雨水这么一淋河风那般一吹,鹄严公真的病倒卧床了,一连数日高烧不退,漕队上下甚是着急。由于漕船上缺医少药,饮食卫生没怎么注意,在受风寒后又感染上痢疾,两种病痛的双重夹击,这下把鹄严公整的不轻,一连几天牙不沾米,硬活活地被病魔刮去一层皮。同僚们纷纷劝他上岸回去疗养,但他坚守岗位迟迟不愿离去。等到五月份漕船到达天津卫时,当地同僚看到他的模样惊讶道:“您怎么瘦成了一幅样子......”,简简单单一句话提醒了鹄严公,他这才拿出镜子,一看不打紧,镜中的自己简直瘦脱了壳,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在东流赴任期间,鹄严公除了秉公办事外,只要一有空就微服私访,了解民情帮助百姓解决疾苦。乐于施善的他,时常解囊相助,帮助他人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当鹄严公发现该地一座官桥年旧失修,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村民们就在这危险中来来去去,此事鹄严公急在心里。想起父辈们乐于施善的情操;“勤政为民”的家训,传统的理念再一次在心中升起。一连多日他都苦思冥想闷闷不乐,这一反常之举很快引起夫人的注意,当夫人得知原由后,拿出自己积攒的私房钱,催促丈夫设法办理,她深信丈夫会有办法的。修桥补路积德行善,这是做人之本,鹄严公毫不迟疑,他再次拿出自己的俸银,并筹集资金修复了这座官桥。人们为了感谢鹄严公为东流人民所作的一切,在桥头堡石礅上,刻上“张公桥”三个醒目的大字,世世代代铭记鹄严公的功绩。

       讳叔珽公在东流县的时间不长,为东流人所做的,至今广为流传,他留下来的《厀啸诗集》仍在传颂。其中竹枝词格外引人注意:

长干千艘胜秦淮,佳丽多从燕赵来。

流盼佯羞只自媚,痴情空向梦中猜。

野老施施闹通衢,妇儿拍手尽欢呼。

乡邻无事等闲看,县令敕予长百夫。

白面策肥囊万钱,孤贫乞与续炊烟。

兼金博得身名泰,共祝王孙寿百千。

彩楼迎娶新嫁娘,少妇春姑惊艳妆。

绿袖红衫颜色老,都是当年嫁衣裳。

       鹄严公告老还乡后,以诗会友一直深居简出。生活上依然非常俭朴,从不乱花一文钱,乐于施善的性格却一点没变。当他看到家乡(柏泉)的石潭经桥年久失修,多处即将坍塌,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极大不便。就决定自筹巨资对其进行修复。《湖北地方志》2011年4月作者董定平,对此修复有这样一段描述:

    “据史料记载:石潭泾桥(即金银湖古石桥),由明代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周世匡创修;清雍正二年(1724)夏,汉阳县丰乐里人、徽州同知张叔珽自筹巨资,动工修复石潭泾桥(在今严家渡附近),历时一年半,直至雍正三年冬完工。石潭泾桥长98丈,宽1丈2尺,高1丈5尺,石潭经桥位于金银湖地区的碧海花园(原东西湖养殖场管理湖泊的弓棚山)与环湖三路(原来的渡船咀)之间的湖面上。正桥位于碧海花园北面的湖边,引桥由正桥一直延伸到金银湖北岸的渡船咀。桥全长约三至四华里。

      正桥有三孔,正孔原来能通航九舱以上大桅杆的航船,通过桥孔时,不必折下桅杆就能过桥。该石桥是古代以汉口为中心的国际性的茶瓷古道上重要的枢纽,福建的铁观音等地的茶叶,江西景德镇和湖南澧陵的瓷器通过长江及其支流赣江湘江水运到汉口,再沿汉江白河水运到南阳,然后再用马车、马驮经山西至包头,最后由马帮运至俄罗斯的恰克图,更远时抵达俄罗斯的中心莫斯科等”。

       石潭经桥的修复,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穿行于桥上的百姓、商贾、车队,与河床上千帆竞发的大小船只,水陆竞相生辉,映照出柏泉石潭经桥一代,车水马龙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

       鹄严公在“东流港石潭泾二桥纪略”中这样回忆道:“东流港、石潭泾二桥溯创造之初基,未审权舆何日。访父老之传说,犹能历数。当年建沙中蹲鸱,佥曰周副使,遗迹犹存。修水上悬磴,众谓先大夫,宏功难泯。嗣是颓败更新,则有李君名天康。过此骞崩,继理曾无他氏。嗟乎,年未及百已凡三。今牵车服贾而来,仍褰裳以兴叹,至乘坚策肥而至,复濡轨之是忧。珽己亥自吴归里,过石泾而流连。癸卯由燕返家,渡东流而感慨。伤哉!缔造尽付波臣;痛矣,继修全归河泊。欲仰承夫先志,不惜捐金,苟有济于斯人,宁辞鬻产。纠工在甲辰之夏,观成于乙巳之冬”。

      鹄严公的人品与文采真乃是难得的旷世逸才,羌瑰玮以壮丽,纷彧彧其难分。

      注:

            1.古时人们忌讳指名道姓,一般称呼人的字和号,习惯在人名前加上一个讳字。

            2.张叔珽(1666-1734),字方客,号鹄严,别号樗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讳三异的第三个儿子。

           3.作为鹄严公第十代孙,派拉我有责任、义务弘扬先祖的事迹。将张氏家族的祖训:“勤政为民,这是做官做人的本分”的服务理念,世世代代训导下去。

       《厀啸诗集》和《廿一弹词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为挖掘东西湖古石桥文化,大家献力!


    写信时间:2014/05/31 10:07:28
  • 恢浩公(讳士颜)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明代,丰乐里曾担负走马之役,每次需数百金,恢浩公(张士彦)总是独自统付,以免家族内人为此倾家荡产。他重修东流港、石潭泾二桥,方便乡民交通。他购置义田,延请塾师,兴办义学,使家族中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明末,苦于兵灾,他卖田产购置战具,修筑水陆二砦,组织乡勇应对,保障地方安全。


    写信时间:2014/05/24 22:44:34
  • 今天我再次在《武汉市地方志》、《湖北省志》、《东西湖地方志》等史料核实:柏泉境内的石潭泾桥和东流港桥两座桥,于明朝天启年间(1612—-1627)柏泉人,广西右江道兵备副使周世匡捐资修建,后由柏泉人张世彦(1580—1646),于明朝年间(具体时间不详)捐资整修。 后因年久失修,于1724年 夏天,再由张世彦的孙子张叔珽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自筹巨资再次修复。


    写信时间:2014/05/24 22: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