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不凋春永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50957407
本馆由[ 老顽童]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张三异股市连载-张氏家族最后一位举人张行简(图)蒂尕

发布时间:2014-10-31 20:26:54      发布人: 派拉

       同治年五年(1867年)十月的这一天,贡院派出的报喜(官差)船队,欢欢喜喜朝新屋湾驶来。敲锣打鼓的喧闹声、唢喇声、报录的报喜声,打破了新屋湾早上的宁静,扶老携幼的新屋湾人,争先恐后涌向湖边迎接久违的大喜事。       张灯结彩的船队乘风破浪朝这边驶来,他们将鼓擂得震天响,咚咚咚咚锵、咚咚咚咚锵,欢乐的锣鼓点子,传递着乡试入闱高中的好信息。人们抬眼望去,那是红旗飞舞彩旗飘扬,一艘连着一艘的彩船缓缓而来。为首的那条大帆船,高高的桅杆上横着一幅黄色的横幅,“湖北汉阳贡院”斗大的纂书格外耀眼。手握“肃静”警示牌的官差威武地立左右。第二船上竖着两杆写着“钦命湖北乡试主考”、“为国求”“择优取”的黄色红边大幡,风起幡动格外中看。第三条船上竖着一杆枣红色大幡,那“秀才赶考”四个大字,眼熟热得发烫,奔仕途的读书人都知道,十年艰辛寒窗苦,一朝鲤鱼跳龙门。此时大幡临门,这可是光大门楣、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再看那些随船而来的报喜官差,身着清一色红领镶红边的灰色衣裤,头戴红丝顶戴,庄严肃穆持序井然。那些当兵的保卫人员,身穿蓝领裹着蓝边制服,红丝顶戴头上戴,手中的钢枪寒光闪闪,威风凛凛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当报喜的船队快靠岸时,新屋湾上人潮涌动,湖边看热闹的人中竟分出来一小股来,这一小股人慌着往张榘纯家跑,催着新举人张行简快快出门接报帖。按照柏泉三甲张氏乡几百年来接帖的风俗,贡院报喜船来的这天,新举人要全家出动,大门敞开,准备些碎银,酒水,一来给报喜人赏钱,二则款待前来恭贺之人,增添这难得的喜气。
       得知彩船均已靠岸,张榘纯和夫人朱氏穿戴整齐,领着张行简、张行方姊妹一行,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大门口。报喜官差一下船,双手高举报帖,三步并着二步飞奔而来,口中不停地高喊:“张行简老爷高中啦!,张行简老爷高中啦!,请张老爷前来接帖……”。“请新举人张老爷给赏钱哟!请新举人张老爷给赏钱哟!”紧随其后敲锣打鼓的人员,也随声附合着讨个喜气。
       一时间新屋湾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举着大横幅和黄幡的报喜人、在屋前一字排开,擂鼓声、敲锣声、欢呼声、恭贺声此起彼伏,顿时达到高潮。当手举报帖的官差,双手展开报帖,欢呼声锣鼓声嘎然而止,人们期待这神圣的时刻终于降临了。只听报喜官差高声诵读道:“捷报,贵府张老爷讳行简,本次秋闱乡试高中,湖北乡试,同治丁卯年第十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报喜官差话音刚落,全场欢声雷动锣鼓喧天。前来贺喜的官员、乡绅、举人、亲朋、好友络绎不绝,欢乐的气氛久久不能平静。
        32岁的张行简接过“报帖“的瞬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回眸细想这些年,全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喜疚参半感慨万千:当年做巡检(从九品)的爹爹俸银不多,为了生为长子的我读书、奔仕途,硬将考进县学的弟弟撵回了家,跟着西元叔在槽坊学艺,那种自责、内疚,参杂着感激的心情无语言表。面对母亲无奈,弟弟的眼泪、妹妹、妻子等人的默默奉献,无私的支援.......。思绪万千的他,深感到局促不安。    
       自小爹爹就在衙署里忙,家中五个儿女由娘朱氏夫人亲自带领。只要爹爹迈进家门,没等他的衣帽放下,姊妹几个会将他团团围住,囔着喊着要爹爹讲故事。“你娘不是已经给你们讲过啦!”张榘纯一边脱下朝珠、顶戴、朝服,一边搭讪这群可爱的儿女道。“娘的故事讲得不好,喜欢张冠李戴,明明在讲苏秦的‘锥刺股’讲着讲着,就跑到孙敬的“头悬梁’上去了…...”,孩子们极力申辩道。“你怎么会那样?”张榘纯转过头来笑着问夫人,夫人朱氏抱屈道:“人家一天忙得脚不沾地,小东西们成天围着你囔,头都给吵昏了,随便哄哄他们就不错了,那顾得了那多”。
       其实,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全是夫人亲自抓的,知书达礼的她,周而复始给孩子们讲:孙康“凿壁借光”、王献之“依缸习字”、匡衡“囊虫夜读”的故事。起先不管讲什么,孩子们都听得那是津津有味,不知何时起,不管夫人是用心去讲,还是增加每个故事的间隔时间,终不能让孩子满意,只要他爹一进门,孩子们就囔着要爹讲故事。不知是张榘纯口才好哇?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只要娘一提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句话时),张榘纯就指着夫人打趣道:“你尽胡说,哪个是外来的和尚”,这群可爱的儿女就会围着爹拍着小手囔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呵呵!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呵呵呵呵!爽朗甜蜜的笑声在家中荡漾,其乐融融滋润着每个人的心。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已外傅(到私塾学习)学习四年的张行简,带着刚入学的弟弟行方,同出同进一块上学。聪明伶俐悟性好的小哥两,一目十行之天赋,刻苦学习的精神,让先生刮目相看,他两所写的字和文章,常受到先生、长辈和父母的表扬。
         常言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黄先生十分注重早读,要求孩子们每天必须到学堂早读,他告诫孩子们说道:”勤读《四书五经》朱嘉的《四书集注》、阮元的《四书文化》、梁章钜的《制义丛话》等文章,达到倒背如流的地步。早读起到温故而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先生还要求学生多读、多写,这样才能加深印象,这是一字不漏地熟记全文的捷径。在那兵荒马乱洛阳纸贵日子里,孩童抄写整本书的现象常有发生。
       自古以来社会上对读书人都很尊重,读书人处于百姓仰视之状,但,人们都知道读书是门苦差事,需要不断攀登,持之以恒地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行。人们常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勉励读书人。一旦乡试入闱获取举人资格,那才叫苦尽甘来踏上仕途。所以社会上才有“宝剑锋利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
       小哥俩从师的黄先生,原本是爹爹的好友,教书的课堂,就设在九世祖张叔珽创办义学堂内,一百多年来水患时有发生,房屋虽然几经修缮,依然显得破旧,但,学习环境还算不错。自古以来,就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尊师重道乃是读书人的使然,黄先生善其德,将满腹经纶传输给学生。虽然家境不是很好,负担也很重,熟读圣贤书的黄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不怠慢,他所教授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名列前茅,进入县学、府学的,大有人在。
       张行简在黄先生的教导下,15岁就考入县学堂,17岁获取廪生资格,24岁获副榜,32岁中举人。他是汉阳柏泉三甲张氏家族中,最后一位举人。身为蕲水县教谕的他,先后多少次给两江总督张之洞觐言:”自戊戌变法以来,废八股立新学,百废待兴,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这就要求加大培养学生的力度,需要建立更多、更好的学校”。
       自张之洞创办新学堂以来,确实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仅武昌、汉阳、夏口一带,在原有的县学基础上(武昌府学、汉阳府学、江夏县学、汉阳县学、夏口厅学),又陆续增添修建了21所新书院。常言道:“唯楚有才”,湖南湖北人才辈出,应归功于两湖历代地方官员,感谢他们注重教育,张之洞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自然功不可没。
       张行简在蕲水县任教谕的那几年,常往返于柏泉与蕲水县之间,每当下雨变天,过西湖他便提心吊胆,生怕有所闪失遭遇不测,那水天一色的西湖,烟波浩淼无际无边,北风那个一吹,瓢泼大雨倾泄而来,白浪滔天浪花滚滚,随波逐流的小船、渔划子飘荡其间,吓人的很!真乃均命悬一线。
       清光绪十五年(1889)冬,张行简拿出多年积攒的俸银,和便卖田产所获的钱,在西湖最危险的水域-绳草场旁黄脚湖当中,修筑“救命墩”一座,以救助夏秋时节涨水变天时,船舶翻覆溺水之人。从此,命悬一线的渔船、渡船,就近有个避难逃命之场所。
       张行简的最大功劳就是,晚年他把先祖的著作遗稿逐一整理了出来,为此他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位终生奋笔疾书的学子,所写的书之多,称得上著书等身。他早期所著的书有《四书骈字集解》、《啸孙轩攒存》、《啸孙轩诗文集》、忠节祠记》、春秋分合纂》等。此外校刊先祖书籍有《来青园诗文集》、《厀啸文集》、《郪啸轩诗文集》(并编次年谱)、《张氏诒糓遗集》、《榘选公文集》、《张氏墨存》、《痴龙文集》、《廿一弹词词注》、《诗家全体》等。光绪二十年他还主持三修《张氏家谱》,还编纂了《徽州府丞张公年谱》等。遗憾的是,大多数珍贵书籍毁于兵荒马乱,水、火等自然灾害。存放在老屋湾《宗室祠堂》内,那些珍贵的孤本、手稿等书籍,随着五八年《宗室祠堂》的拆除,和《宗室祠堂》一道飞灰烟灭。目前仅能记住的书名就有限,留下来的书籍就更少啦!如张行简在光绪三年《汉阳阖府绅士公禀》中所说:“为官多年囊中羞涩,诸多已著之作葬于‘腹中’。又因常年战乱、水火之灾,疾书一生恐要付之东流……。”
       同治六年(1867),汉阳县编修县志,张行简被聘为分纂,后因赴京国子监续任未终其事。第二年回乡,新修的《县志》告成,但书中谬误甚多,遭到不少本地人的批评。张行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办事喜欢尽善尽美,他又作手著《汉阳县志沿革表疑》,对新《县志沿革表》中的疑点一一给予考证,又偕同学许盛春,合著《汉阳县志校》,纠正新《县志》讹谬数十条。
        光绪十年(1884),张行简受邑县府委托,独自编纂印行《汉阳县识》,知县濮文昶称其为“以邑人谈邑事,易于传信。括以《三略》,附以《七錄》,若网若纲,要而不繁,简而不漏。” 
        在《汉阳县识》中张行简记载道:“唐宋市集有南市、南市在鹦鹉洲”。那时川、康、荆、襄、淮、浙商货皆集中洲上,“货物至者无不售,全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到了元代,古鹦鹉洲成为“鼓角沉雄遥动地,帆墙高下乱维舟”的商业高度发达之地。 ”可见他对家乡历史、地貌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凯凯而谈,如果没有对家乡的那份爱、那份情、那份执着,要达到如此境界,那是不可能的。     
  翻印的《汉阳县志》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