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6551761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07日

诗鹤飞往天堂

发布时间:2012-11-04 20:17:3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诗鹤飞往天堂 ——沉痛悼念我敬爱的王燕生老师 博冀 今天,我从阜阳赶到宿州,为节能技改的几位同事早已经到达,在等我,我和夏工看完节能技改方案,即到丰原公司和王主任交流情况后,住进了宾馆,打开笔记本,浏览诗人伊甸新浪博客时,一篇《怀念王燕生老师》文章让我泪流满面…… 晚上,我躺在床上,轻轻地抚摸着身上穿的、王燕生老师赠送给我的那套淡黄的保暖内衣,心中阵阵痛楚,往日老师亲切的笑容和身影历历在目,和王燕生老师相识是在1988年5月, 在北京国防大学诗刊社举办首届诗歌讲习班上,王燕生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见拙作《一张贺年卡》、《献给一双长老茧的眼睛》等。1989年5月,王燕生老师眼疾做手术,我去北京看他,正逢学潮,我去了趟天安门,后来因一位诗友事件牵连,受到有关部门不公正的对待,王燕生老师气愤振膂,为我鸣不平,澄清事实。1991年王燕生老师负责诗刊社《未名诗人》主编工作,邀请我去锦州参加了诗刊举办的改稿会,数十年来和诗人周所同先生选编我数十首诗发表在《未名诗人》《诗刊》和《指甲的情诗》北方文艺出版社,《爱的风景线》作家出版社……给了我信心,给了我鼓舞,我的成长每一步和众多诗友一样,都受到王燕生老师呕心沥血、辛勤栽培、谆谆教导。特别是王燕生老师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从湖南调入诗刊社从事诗刊编辑工作,连续主持五届“青春诗会”发现培育出新中国许多优秀的青年诗人,为当今诗坛输送一大批顶尖级新诗著名诗人:叶延滨、舒婷、顾城、梁小斌、陈所巨、江河……并在主持诗刊刊授工作中,不畏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脱粒培养出一批批新诗人,功不可没,即使是退休后,乃时时关心新诗的发展和新人的培养。我又怎能忘记王燕生老师在腿摔伤住医院期间,甚至那颗心脏发出SOS呼救时,也不忘记有关诗的事。有一次进京我住在老师家,早晨起床,李惠敏阿姨告诉我,你那个王老师是个夜锚子刚睡,我在书房中看见数百封读者来信和尺余高诗稿,十来封未发出的回函,烟灰缸内有百只烟蒂,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那双脱粒诗长老茧的眼睛又不知熬红了多少黎明的瞳孔,牺牲了多少生命的岁月。 上世纪末,正逢粮食流体制改革,我单位实行减员增效,妻子失业了,我的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经济处在困难阶段,王燕生老师知道后,常写信鼓舞我,并叫李惠敏阿姨给我的两个孩子买了许多衣服等用品寄来,让我们全家人深深感动,2007年冬天,我背了一袋小红米进京去看他,他看我有点冷,叫我冲了个热水澡,把他孩子买给他未穿的一套淡黄色保暖内衣给我换上,回来时他还悄悄用信封装着1000元钱放我的包里,尽管回来我知道后寄还,但是,我永远铭记和感激。 2009年5月,应诗人魏野先生邀请,我们在厦门聚会,王燕生老师特别高兴,在好清香大酒店家宴会,他还亲自朗诵了自己的作品《雪中的鸟》,我们抱以热烈的掌声。在南普沱、鼓浪屿、在金门岛的海平线上,在诗人舒婷家中我们都可看见他亲切的笑脸和风趣的谈话…… 回京后,每当提起厦门之旅,王燕生老师总是显得非常兴奋,在谈到时间飞逝,当今物欲横行,诗坛浮燥之时,他感到有些悲伤,电话中时常听到老师的叹息,他说他是闲云野鹤了,可他的内心却时时牵挂新诗的发展和新诗人的成长。如今,诗鹤飞往天堂,他为上帝生产粮食去了,我敬仰远行的身影…… 2011年3月24日于宿州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