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保义:平凡的园丁
裴保义毕生潜心于我国土壤农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土壤农化人才。早在40年代初,他就从事土壤肥料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待教学工作,他极其认真负责,无论是讲授新课还是老课,都认真备课,从不苟且。他经常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及时补充新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群众经验,使教学内容既有深入的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的实际例证,加上他思维清晰,重点突出,表达精练而又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赞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还注意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他认为,农业化学作为农学的基础学科,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但它属于生物学范畴。学心农业化学,需从作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把握土壤—作物—肥料体系中物质转化的规律。他要求学生在学好化学有关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学好作物栽培学等生物学课程,时常提醒学生在阅读文献和进行科学研究时,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注意时空条件,以免发生谬误。
他不仅满腔热情地教诲学生,还把培养年轻教师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60年代初,他就尖锐地提出要防止事业上后继无人的问题。为此曾受到误解。但他并不动摇。从那时起,他就十分注意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他要求他们正式上课之前先在教研室试讲。根据试讲的情况,他向年轻教师介绍授课的方法,如何处理材料,使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他告诫年轻教师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要增强责任心。在引用前人成果时,要查核其出处,努力避免将错误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他挤时间甚至抱病旁听年轻教师讲课,课后及时帮助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有时还亲自帮助年轻教师审阅修改讲稿,使他们很快掌握教学的特点和方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许多年轻教师很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在培养年轻教师过程中,他从不以长者自居,摆架子,而是态度和蔼,语言中肯,平易近人。因此,年轻教师也都乐意向他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