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贴心人
杜云向院领导立下军令状,给他三天时间,他一定拿下李某的口供。
杜云没有带李某去审讯室,而是在办公室,从法律的角度剖析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一个来回,李某就甘拜下风:“ 我服了,你想问什么,只管问。”该案侦结后,因成功性和典范性被自治区检察院评为“反贪十大精品案件” 老百姓的贴心人
2007年,组织安排杜云担任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一天,杜云吃早点的时候偶然听到有人在议论桂林市某公安分局巡防队工作人员将人打伤住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杜云向聊天的人问清伤者所住的医院,和同事马上到医院找伤者了解情况。受害人怕打击报复,思想负担重,不敢向杜云讲出真实情况。还没等伤好就办理完出院手续回家躲起来了。
杜云没有气馁,他追到偏僻的乡村找到受害人,耐心地劝说:“你不站出来,就是姑息纵容,多少老百姓还会受到伤害啊。”
其间,杜云两上南宁,到自治区检察院技术处为受害人进行伤情鉴定。法医检验报告结论是:机械性暴力所致……属重伤。
杜云再次登门拜访受害人,诚意终于打动了受害人及家属。原来,该巡防队三名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将受害人打成重伤,而伤者畏惧权势不敢报案。
立案侦查……
逮捕犯罪嫌疑人……
群众议论开了:“检察院把公安抓起来了,看来是动真格了。”也有人说:“公检法是一家,官官相护,嫌疑人肯定没事。”
……
各种干预和说情也接踵而来。杜云没有退缩,他认定一个理:公正执法,为民做主。最后,三名被告人均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杜云生病住院后,87岁的老人邓翠珍感到揪心万分。这个曾一度被两次公证死亡的老人,正是因为杜云的“火眼金睛”才让她“起死回生”。
那是2007年4月24日,秀峰区人民检察院控申科接到一封举报信,信中反映在一财产继承案件中,某公证处作虚假公证,将活人公证为死亡的事情。信件转到了杜云手中。
第二天上午,杜云按照信中的地址找到了邓翠珍老人的家。看到仍然健在的邓翠珍老人,听着老人含泪的倾诉,杜云“啪”地拍案而起:“公证不公,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非作歹,这件事我管定了!”当天下午,杜云到公证处传唤有关公证人员,弄清事实的真相。向院领导汇报后,作出立案侦查的决定。
不久,杜云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