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的父亲,周文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9947092
本馆由[ 人夫子 ]创建于2012年02月10日

寄语中元节

发布时间:2012-02-10 21:00:02      发布人: 人夫子
又到中元节。梭忽又是一年。
记忆中的中元节,只记得爷爷打个赤膊,驼着背,坐在地上,一手拿个钱戳子,一手拿个有柄的木礅,一下一下地敲冥钱。敲好了再封包,再写字,再烧化。还要在神龛前供饭,摆三样菜,三碗饭,三双筷子,我老分不清饭和菜摆放的位置,也老把筷子摆反,奶奶教过我无数次,到来年我还是记不得。因为我骨子里坚持认为,将来我不会做这种迷信无知的事。父母亲则忙着干活,田里地里,家里家外。记忆中父母亲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些。因为他们太忙太累,四个儿女要养活,要读书,除了连轴转,根本没有别的空闲。那时候的记忆就是阳光白得耀眼,父亲打双赤脚,穿件破了很多洞、已经全变成黄色的白衬衣,急急匆匆地,一担猪粪挑出去、一担蔬菜、猪草担回来,与其说是走,不如说是小跑。
爷爷奶奶去世以后,我也考上学校参加工作,偶尔在信里或电话里会听父母亲说起中元节,其实父母也不太懂这些,不过同样会和乡邻们一样在家里做祭奠。我心里暗暗地想,以后,到我们这一辈,可能这种习俗就会完全覆灭了,因为我既不懂,也不好这些唯心的东西。
昨天,妈妈嘱咐我把早买好的冥钱按五份分好,写好。我忘记该怎么写,就去店里买现成的。店里最后两份被人刚买走,只能用白纸裁好自己写,店里的老先生很热心,马上提笔帮我写,问我给谁寄,写下“故显考周文修老大人九泉受用”,我一时怀疑我弄错了。老先生应已七十好几,却还能做生意,每年为不知多少人家写这样的封皮。我的父亲才六十四虚岁,从此后父亲的名字前面却都会加上“故”或“先”等字眼!实在叫我无比忌恨。一年多过去了,如果不是这些纪念日的提醒,其实父亲一刻也不曾离开:早上晨练,上班途中,工作间隙,灶台旁边,甚至呼吸之间,一念之间……
妈妈在涟源大妹妹家,昨天一天从清早开始,打电话不下七、八次,交待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告诉我她在哪里父亲就会跟她在哪里,告诉我她已经打发父亲到娄底我家里来了,说她告诉父亲我做好中饭在等着他,我认真地听着,认真地照做。希望真有这么回事。中午在厨房做饭,窗外的景物一览无余。眼看着本来是烈日当空,正午时分,忽然天昏地暗,我想,也许真是各家的先人们都回来了。
一边虔诚地做着这一切,一边虔诚地祈祷,相信父亲近在咫尺,已全部领受家人的心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