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民政局原副局级督导员李成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60832665
本馆由[ BMW ]创建于2015年01月23日

缅怀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第十章好事连连到我家之二

发布时间:2016-04-04 11:52:07      发布人: CIZI
介绍信:长滩粮库, 兹介绍我场李x同志等壹名到你处转卖6个月口粮,226斤原粮,请接洽。1979年3月30日 辽中县长滩公社东长粮种场革命委员(盖章) 交售粮食凭证: 79年3月30日, 姓名李x 东长大队, 粮别,(关系)纯粮重226, 金额19.66元, 辽中县长滩粮库(盖章) 这两份保存了36年的卖口粮原始材料证明了平哥是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初,落实知青政策被安排返回沈城的(转卖6个月口粮是为了迁移粮食关系)。 平哥79年4月被政策收尾回沈,6月2日被分配工厂上班。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终结源自于多种因素;中央公布林立果571工程纪要有一句;《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深深的刺痛了广大知青的心。1973年4月,福建省莆田 县小学教师李庆霖给太祖的信公开发表也深深的震动了广大知青和他们的家长。云南知青产妇徐玲先母子双亡,像导火索一样引燃云南知青的怒火,他们集体罢工绝食,进京 请愿,集体卧轨。这就是知青对他们被下乡的不满情绪,积累发酵膨胀爆发后群体反抗的集中表现。这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才倒逼中央做出了决定: 1978.12.12、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形成结束知青上山下乡的1978【74】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1981.11月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 总局,持续20年的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彻底结束。 这里有个误解;有人认为是设计师提出的(花三百亿买了知青家长农民三个不满意。)而终结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7年夏天以后,已经没有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经过考 证他恢复职务是1977年7月16日—21日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他作为党的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分管的是科技、教育及军队,不负责知青工作。他不可能插手另一 个党的副主席李先念分管的工作,更谈不上终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8年他说的国家花三百亿买了知青家长农民三个不满意。是出自于主管农业和知青工作的李先念,先前提出的城市农村家长本人四个不满意。 另外恢复高考使下乡的路已经走不下去,城市个体户的兴起增加了城市就业的渠道,已经可以接纳这些本就属于城市的孩子了,返城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们在偶然事件中,得以爆发 抗争,这才引起主管知青工作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最后将知青全部抽调回城的决策按推算,应为;当时主管经济和知青的党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主管农业和任知青领导小组组长 的副总理陈永贵、主管农垦的王震、纪登奎、(分管农业)余秋里(、分管经济)、国务院知青办主任许世平、应该是这几人拿出意见后,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后执行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文革后唯一没有被全盘否定的事件。特别是十八大选举出了知青治国的领导班子,使我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心中油然的产生了一种自豪感。以前知青二字在我 们身上只是一个符号现在却好像成为了一种资历。听说有的知青在近年萌生了一种向国家要求赔偿的想法,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过。我认为这种想法和提出,并不无道理。因为拿我 来讲当年就在学校仅仅一次的动员下,以15岁的小小年龄,就傻了吧唧的跟着大同学一起走向了毫不了解的广阔天地。过早的经历了按年龄不应该承担的超负荷劳累。我们那时 候是多么听党的话。可是党又给了我们什么?务农多年,回城工作,又半路下岗。必定我们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国家,献给了那个时代。难道一个小小的哪怕是象征性的补偿我们 都不应该得到吗?所以我对持有向国家要求补偿的想法和提法是赞成和支持的。 本章这段因为都是反映知青下乡和回城的内容,所以我想以当年流行在东北三省知青群中踊跃传唱的一首知青歌曲,来作为结尾。因为它能勾起一些老三届对蹉跎岁月的回忆。记 得我当知青时有一次回沈探亲,乘坐的是由哈至京的长途列车。满车厢都是我们东北三省知青。在喧闹声中我用口琴吹奏起了这只不知名的知青歌曲。当它第一声美妙的合声旋律 在车厢内响起时,立即引起了满车厢特别是众多上海下放到黑龙江兵团知青的聆听,全车厢立即鸦雀无声。当我吹奏完最后一句时,全车厢爆发出一阵不相识人夸赞的掌声。此片 段在几十年后我们知青同学聚会时,还被与我一同做那趟车的同学当做美谈多次提起。下面就让这首歌的歌词作为本段的结尾吧“失去伴侣的人,心又两相依,眼望秋去冬又来 临,雪花纷纷飞。世上人,讥笑我,神经病患者,我的青春将要埋没,有谁同情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