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焱将军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70916349
本馆由[ 怀念 ]创建于2011年04月08日

李世焱同志遗著(诗)

发布时间:2011-04-09 20:57:33      发布人: 怀念
 

 

李世焱同志遗著(诗)

 

伤心恨

 

十载从军别,

一朝过故乡。

房舍何所在,

满目尽凄凉。

荒丘墟瓦砾,

藤蒿满垛墙。

亲邻密集至,

问我来何方。

欣喜又惊异,

争先看戎装。

儿童围膝绕,

盯住身上枪。

含泪问乡亲,

缘何未见娘?

长辈低声告,

寄居邻东厢。

娘亲闻我语,

才识是儿郎。

两眼泪急下,

痛哭诉衷肠。

父妻迫害死,

坟冢草苍苍。

婉言慰我母,

切勿复悲伤。

男儿志为国,

崎岖路更长。

不作隔夜留,

催马奔疆场。

    注:19378月红廿八军在黄安(今红安)七里坪集中整编,我因公奉命去武汉,路过家乡,有感而作。

 

 

夜行军

夜色茫茫山径小,

征程百里未炊烟。

霜侵犹汗凌风去,

抢占高峰在敌先。

 

 

与友登高望故乡

与友登高望故乡,

山川重阻意傍徨。

月明更忆儿时梦,

莫笑征人恋一方。

 

 

回忆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

         兼怀高敬亭同志

198511月在安徽省岳西县参加红二十八军重建五十周年大会。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商敬亭同志英雄形象一如生前。感慨良多,不能自己,因有此作。

志为人间铲不平,

孤军奋起树红旌。

八千子弟谁为首,

智勇双全高敬亭。

 

蒋家临危尚求安,

榻畔岂容扰梦酣,

为去寡头心腹患,

长驱虎豹入深山。①

 

三载坚持险仗多,

全凭热血护山河。

身经百战忘生死,

慷慨临风国际歌。

 

           四

难言最是战时艰,

野菜充饥无怨言

风雪寒侵岩石裂,

红军身上尚衣单。

            五

士勇还需将有谋,

敬亭筹划计良多。

独夫围剿成虚话,

坐待倾巢唤奈何。①

 

            六

革命功成享太平,

将军屈死未甘心。

于今功过终评定,

长使同袍泪满襟。@

 

  红廿八军坚持在大别山战略要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首都和军事重镇武汉的安全,成了蒋介石心腹之患。

  高敬亭同志足智多谋,在数十倍于我的强敌重重围剿之中,制定了一系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时常重创敌人,保存和壮大自己,使敌人围剿计划宣告失败。

  高敬亭同志坚持大别山武装斗争有不可磨灭的功勋,然为各种条件所限,也产生了一些失误,竞遭错杀,后经党中央明令昭雪平反,重新安葬,以党旗覆盖其棺。当年战友无不为之洒泪。

 

 

 

 

 

 

故乡行

重阳佳节枫叶红,

年虽八十未龙钟。

今朝踏上还乡路,

千里行程无倦容。

离别家乡六十春,

到老归来忆旧情。

回顾当年征战地,

耳畔犹闻厮杀声。

光明磊落平生志,

为国为民两袖清。

秋高气爽时序好,

日照青山将我迎。

乡亲含泪握我手,

一股暖流涌上心。

恩义如同山岳重。

亲情一似海洋深。

畅怀共叙艰难日,

生死相依无二心。

今日重来无别事,

探望久别众乡亲。

看到家乡新面貌,

了结思乡一片情。

只为一生身许国,

未能孝敬我双亲。

携妻率子坟前立,

鞠躬静默慰英灵。

 

 

 

怀念徐海珊同志

          

八秩沉思忆少年,

          牧牛戏笛并双肩。

          黄麻起义同驰骋,

         浴血沙场共凯旋。

          战斗友情深似海,

          淮南话别两相牵。

          济役闻君生命献,

          泪洒衣衫惜前贤。

          六十春秋如逝水,

          神州又是一重天。

          丹心耿耿垂青史,

         烈士英风万古传。

    注:徐海珊同志是我幼时好友,青年时同参加黄()

()起义。以后又在一起并肩战斗,情胜同胞。他任第三野战

13纵队37师政委,于19489月济南战役牺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