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留下了百余出戏的全剧哼唱录音
如今,这位始终为京剧发展鼓与呼的生理学教授挥别了人间。他的爱徒盛华传来的讣告显示:“我国著名生理学家、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著名京剧研究家刘曾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27日早7时25分在京辞世,享年99岁……2012年7月1日(星期日)早8时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告别室举行小型告别仪式,各方人士可前往慰唁。”
在生理学研究上开辟了新领域,在京剧、脸谱的研究上成果卓著,刘曾复在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肆意驰骋。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说,刘曾复的本职工作是研究生理解剖学,因此他对人类头部和面部的结构和形状都根据生理解剖学的原理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找出共性,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头型和脸型,以及面部五官大小、肌肉多少,进行实际操作,勾画出各个不同流派的脸谱。他的能耐引得梅兰芳生前感慨他有“独到之处”,值得好好请教。(相关报道见光明日报2010年12月3日“人物副刊”版《刘曾复:生理学和京剧“一肩挑”》)
4月1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举行的刘曾复京剧艺术研讨会上,尽管当时由于身体有恙他不曾参会,但与会人士大多以起立发言的方式向他表达敬意。
京剧研究学者翁思再表示,刘曾复留下了百余出戏的全剧哼唱录音,这些资料除了具备审美价值、版本价值、音韵学价值之外,还富有声乐价值。他认为,刘曾复采取了“用擞”的歌唱方法,用丹田气拱着嗓子唱,气息稳定而通畅,声音集中而富于表现力,于头腔共鸣尤其运用自如。但是,这种科学的方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