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后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98085948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11年02月17日

主要著作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17 17:35:2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为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刘后利积极从事教材和专著的编写工作。近10年中,他主编了《农作物品质育种》等4部专著,其中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的《油菜的遗传和育种》、《实用油菜栽培学》,已成为我国油菜育种和研究的权威性著作。此外,他还参加了《作物育种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著作的编写和审稿工作。从1985年起,他连续5年主编了每年一期的校办刊物《油菜研究年报》。目前正在组织全国有关专家编写《作物育种研究进展》,着重报道20年来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新发展。

   刘后利一贯主张,要追踪世界先进水平,建设自己的专业。近几年中,先后邀请美、英、法、日、德、加、澳等11个国家的15位作物遗传育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派出20多位教师出国学习、交流经验。还与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有关院校合作培养研究生,以博采众长,赶超世界水平。刘后利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为建设和发展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培养合格人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尽管刘后利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他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他是全国最早招收植物遗传育种方面研究生的导师之一。在主持制定该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他强调:要打好理论基础,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精。为此,特意安排研究生到综合性大学听基础课,同时聘请校内外基础学科的专家作副导师。二要循序渐进地学习,优化培养过程。三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四要求实与创新相结合,每周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开拓学生视野,活跃科研思路。五要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寓思想工作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上述五个原则,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研究生模式。近10年中,他相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出了以专题或文献选读为内容的5门高级的新课程,其中有3门系国内首次开班。在1986年农牧渔业部举行的全国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质量评估中,受到同行专家一致好评。

   刘后利十分重视科研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他先后主持了国家“六五”和“七五”科技攻关课题《油菜品质育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这为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年来,他结合科研任务,为大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为研究生确定课题方向,做到培养人才和提高科研水平相互促进。在对研究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上,刘后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要求研究生定期到基层搞调查研究,了解生产实际,带他们到外地作“科学旅行”,开扩眼界。为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技能,他组织研究生到有关实验室进行专业实习,并要求结合自己的专题研究参加实验室建设,锻炼他们独立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他要求学生每学年提交1—2次阶段研究报告,坚持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专题综述,阶段研究报告,论文答辩以及教师的研究心得等,都在每周学术讨论会上轮流演讲,这对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