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彩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59943
本馆由[ 4mxwy ]创建于2010年01月25日

《时代艺人喜彩莲》书之序

发布时间:2010-09-29 16:01:10      发布人: 4mxwy

  《时代艺人喜彩莲》书之序

  胡沙

  喜彩莲是评剧喜派艺术的创始人,她经历了几个复杂的时代,由于她的思想、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因之被称为“时代艺人”。这个称号喜彩莲是当得起的。

  喜彩莲出身于梨园世家,十岁正式拜老艺人吴寿朋为师学唱评剧。后跟随姐姐喜彩春参加元顺剧社,在艺术上受著名评剧演员李金顺影响,进步很快,十八岁就担任主角。以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喜派艺术,足迹遍布东北三省、上海、天津及华北各地,她的演出中心是在北京。

  彩莲和她的姐姐彩春都属于评剧的革新派。她们在青年时期同李小舫合作,把电影《杨乃武与小白菜》、《可怜的秋香》、《双玉缘》、《陈杏元和番》等改编为评剧上演,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喜彩莲成为主为演以后,又改编、移植、创作了不少新剧目,如《对金瓶》、《武则天》、《十三妹》、《凤还巢》、《梁红玉》、《卓文君》、《斩经堂》等,老戏剧家欧阳予倩的作品《人面桃花》是她的保留剧目之一。她的演同剧目有一百多出。

  为了提高评剧的表演水平,她吸收了京剧的表演,在服装、化妆方面也有很多革新,特别是在评剧音乐的发展中,她是作出巨大贡献的。她加工了评剧“反调”,她发展了评剧唱腔,形成了独特演唱风格,受到观众的欢迎。喜彩莲曾在北京戏华北剧场连演八年而不衰,使评剧艺术在古老的文化名城获得了大量观众,特别是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知识阶层观众,这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在评剧界不少演员争相效仿,出现了不少喜派著名演员,可见喜派艺术影响之大。

  在旧社会,喜彩莲这样一位著名评剧演员身心都受到摧残,只是因为解放得早,才把她挽救过来。对于这一点,喜彩莲是永记在心的。一九四九年以后,喜彩莲同筱白玉霜合作,演出了《小女婿》、《千年冰河开了冻》,和魏荣元合作,演出了《包公三勘蝴蝶梦》《包公赔情》,为培养青年演员马泰,她甘当配角,参加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向阳商店》的演出。这两出戏演了好几百场,是马泰的成名之作。喜彩莲以自己的声望,起了向观众推荐青年演员的作用。这件事我知道的很清楚,我是《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导演者之一,又是《向阳商店》的剧作者之一,喜彩莲在这两出戏的创作中是很积极很热情。她成功地塑造了杨晓冬母亲这一英雄形象,在《向阳商店》中同样成功地塑造了反面人物傅桂香,人物在剧中唱的一段影调,至今还在群众中流传。因为喜彩莲不爱在人前自夸,所以她的很多事是鲜为人知的。后来她又同马泰合作,演出了《南海长城》,此戏也演百余场。

  前两年,一位年轻的记者访问喜彩莲,要总结她的艺术创作经验。喜彩莲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要说我的艺术创作只是在解放前那段时间。如果说解后我对评剧有什么贡献,那就是我自觉地为马泰‘挎刀’(当配角的意思),为的是使这个有条件的评剧男演员更快地成长。”听了记者的转述,喜彩莲的形象在我的面前高大起来,原来她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当然,喜彩莲培养的青年演员不止马泰一个。她是中国评剧院三期学员班的班主任,现在这些学员大部分成为剧院的主力了。

  喜彩莲是我们评剧界德高望重的著名演员之一,一九八三年她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喜彩莲的品格,喜彩莲的艺术道路是值得一书的。志湘、张平同志所著《时代艺人-----喜彩莲》中描述了喜彩莲坎坷的人生道路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以及她高尚的艺术品德,不仅写出了一位优秀表演艺术家对新旧社会的不同感受,也写出了她在新旧社会对艺术的改革创新及培育新人所付出的代价。我和喜彩莲在一起工作多年,很多感触与作者相同。因此我为志湘、张平合著的《时代艺人-----喜彩莲》作此序。

  胡 沙

  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二号于中国评剧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