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铮音成就
浙江战时第二儿童保育院成立于1939年,戚铮音任院长。此前,她参加了筹建浙江战时儿童保育分会的工作。至1943年5月离开保育院时止,她担任院长职务达四年之久。在这期间,她先后抢救、抚育、培养了数百名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苦难儿童。为了救助这些儿童,她克服重重困难,筹划、解决他们的吃、穿、住等问题,还带领教师们亲自编教材、排课程,使难童们不失学,接受正规的启蒙教育,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物资非常匮乏的情况下,戚铮音为此经受了艰辛,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戚铮音在保育院任职期间,正逢皖南事变,国民党又一次掀起反共高潮时期,政治环境十分险恶。难能可贵的是,在白色恐怖下,戚铮音还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以高度的革命责任心掩护了许多在皖南事变中失散,或从上饶集中营越狱出来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同志,不避风险地把他们隐蔽在保育院里,帮助他们顺利地回到党的怀抱。
戚铮音的名字也已上了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戚铮音只得吧一些共产党同志转移,他决定经桂林去重庆。戚铮音借口去重庆战时儿童保育总会汇报工作,联系好一辆去桂林的运货车。1943年5月,他们一起搭乘货车离开保育院。戚铮音也从此结束了在第二保育院的领导工作。当时,难童们却为自己院长的不得已离去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