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下海
我妈所在的那家附属医院,自九二年以来,多少人走了。曹志高在平安街开了个皮肤病诊所,穆俊义在五七路建了座骨伤科医院,贺飞在永安街办了个血液病研究所,徐永明在跃进路盖了座精神病疗养院。干得最大的是沈达仁,这个不学无术的按摩师,几经摔打,竟然在开发区的主干道旁建起了一座十八层的药业大厦,气气派派地当起大老板来了。他是怎么干起来的?说起他的发家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就拣最主要的事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全国兴起了一股下海热。时在我妈医院按摩科任按摩师的沈达仁认为机会来了,就托他小叔子的大舅子的老嫂子的关系巴结上了一位副省长,让副省长给他批了100万无息贷款。他就以这笔钱作启动资金,开始了在商海的淘金生涯。要想在商海中捞到金子,得有赚钱的项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研究考察,他把肌萎缩当作了主攻项目。这肌萎缩病情复杂,全世界的医生都治不好。他宣称他能治好,这就把全世界的患者都吸引过来。为让广大患者相信自己,他煞费了一番苦心:首先,选了一家发行量颇大的党刊作为自己的医疗广告刊出媒体;接着,又不惜本钱把所租的房舍装修一新,让前来就医的患者一进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就对医院产生信赖感;这还不算,为达到作戏的逼真效果,他竟不顾做人的起码道德,从农村雇佣了一批身体健康的老头老太太,天天站在门诊大厅里给前来就医的患者作报告,宣称自己的肌萎缩如何被沈大夫的一双妙手治好。他费尽心机设下的骗局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许许多多不明真相的患者从全国各地赶来了,甚至老外也来了。有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看了许多揭露大陆阴暗面的报道,竟也把沈达仁的一派胡言当真,拄着拐从万里之外赶来了……把患者诓进医院以后,他就动员护士大夫们围着患者跑前跑后,装出一副用心治疗的样子。有时为表明确实尽了心力,还组织“专家教授”对那些危重病人进行会诊。待让患者流尽了血,花够了钱,他就像抛弃旧物一样,把患者晾在一边,再也不管了。患者一看钱已花光,病未治好,再拖延下去只会加重病情,只好在亲人搀扶下很不情愿地出院。一拨患者被榨干以后骂骂咧咧地走了,另一拨患者又怀揣钞票满怀希望地赶来,短短几年时间,沈达仁就以欺诈手段聚敛了数千万的家产。大钱挣到手以后,他就开始转入正轨了,招兵买马,建章立制,不惜血本盖起了一座十八层的超标准病房大楼,不惜重金聘请了一批真正的专家教授。所研制的药也不是狗皮膏药了,而是几经检验,确有疗效。表面上看,他的确变了。然而本质未变,还是那么自私自利,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惜牺牲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