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6397
本馆由[ 回忆如捕风 ]创建于2010年01月08日

保护学生,去职复归

发布时间:2011-07-08 09:55:13      发布人: 黑白双煞
  
   蔡元培在北大的推行的教育改革,一直受到北洋安福系政客的攻击。他发表致林纾的公开信后四十七天,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
  
   1919年春,中国以战胜国的地位出席巴黎和会,却未能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及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密约。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林长民5月2日在《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披露了这一消息。同日,蔡元培也将北京政府密令签约的内幕告知北大学生罗家伦、傅斯年,并召集全校教职员开会商讨挽救之策。
  
   5月4日北大学生结队出发请愿时,蔡元培有过劝阻之举,但很快就放弃了。他一向主张“读书不忘救国”,同时也认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其有年在二十岁以上,对于政治有特殊兴趣者,可以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不必牵涉学校”。过去他也曾两次劝阻过学生游行,但这一次态度不同,他在电话中对教育总长傅增湘说:“学生爱国运动,我不忍阻止。”
  
   游行学生焚烧曹汝霖住宅、痛殴章宗祥的事件发生后,蔡元培全力营救被捕学生,尽到了校长的天职。他向学生们保证:“你们放心,被捕同学的安全,是我的事,一切由我负责。” 5月5日,教育部下令要求各校校长将为首滋事学生一律开除。蔡元培等十四所大专院校校长在北大开会,认为“若指此次运动为学校运动,亦当由各校校长负责”,蔡元培表示“愿以一人抵罪”,当场议决成立校长团,向当局请愿营救。5月7日,北京政府迫于全国舆论压力,释放了被捕学生。
  
   当局认为蔡元培是学潮的幕后指使人,内阁会议上提出了解散北京大学,撤换蔡元培等主张,教育总长傅增湘也遭众人围攻。被捕学生安全返校后,蔡元培为承担责任,于8日提出辞呈。同日,北京政府内定由马其昶取代蔡元培,并下令将已释放的学生送交法庭,整饬学风。在这种情势下,蔡元培于5月9日挂冠出京,经天津南下转抵杭州。
  
   北大师生一再向教育部请愿,要求挽留蔡校长,其他院校师生也一齐声援。北京各大专院校校长同上辞呈,表示与蔡共去留。5月19日,北京学生总罢课。6月15日,蔡元培发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提出:一、我绝对不能再作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二、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三、我绝对不能再到北京的学校任校长。
  
   他强调:“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得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度,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自己到任后稍稍有所革新,就被守旧势力视为“洪水猛兽”,“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论法来辩论,鬼鬼祟祟,想借着强权来干涉”;“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吗?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吗?”
  
   蔡元培这三个“不”,真是掷地有声。有学者总结说,他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
  
   五四运动的影响播及全国,引发了全国学生的罢课,工商各界同仇敌忾,以罢工罢市作为声援。北京政府迫于压力,下令慰留蔡元培,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大师生代表到杭州恳请,蔡元培才应允回校。回校以前,他发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提出学生救国,重在专研学术,不可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同年9月20日,蔡元培重新回到北大视事。
  
   蔡元培从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到1927年离任,掌校十年有半。其间因各种政治原因,曾七次提出辞职,毫无恋栈,足见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教育官僚。此后,他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逝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蔡元培 顶 我们常常会被现实限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要宣扬 只有靠政府 老百姓真的很难 最后问一句:背景音乐是什么名字啊 哪里可以下载啊 谢谢


    写信时间:2012/01/15 04: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