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作曲家程学勤:黄梅戏要保持风格
简介:程学勤,1938年出生,二级作曲,中国音协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安徽省音协理事。主要代表作《卖油郎》、《泪洒相思地》、《王熙凤与尤二姐》、《山乡情悠悠》等。1984年《审婿招婿》在省首届戏剧节演出中获演出一等奖,1990年电视剧《黄山情》获国家级“金鹰”、“戏曲”、“飞天”等奖项。1992年《桃花扇》获“金鹰”、“飞天”、“美国南海金猴”等奖项。2001年电视剧《山乡情悠悠》获“华表奖”,2004年《告洞房》在全国小戏创作剧本曹禺杯大赛演出中剧本演员均获一等奖。1998年退休,现受聘于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工作。
程学勤自幼生长在黄梅戏故乡安徽省怀宁县农村中,当年该地区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黄梅戏团体班社的演出和农村中传唱的黄梅音调及丰富的民歌给童年时代的他镂刻下了深深的记忆。程学勤回忆:“三岁时,我偶然有一次听到对面山里传出农民劳作时唱的山歌——‘山歌好听口难开,春种盼望秋收忙。’这调子实在太美妙了,我一下就被打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程学勤依旧能准确地唱出这句山歌。程学勤语言幽默诙谐,在三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屡屡能感受到这位老作曲家身上散发出的人格魅力。
1954年,程学勤参加了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即后来的一团),在团里,程学勤深受著名黄梅老艺人丁永泉、潘泽海等人的影响,在团里,程学勤孜孜不倦地汲取着黄梅戏音乐知识。在剧团里,程学勤从事主胡演奏和作曲之职,这一干就是大半生。数十年下来,从《杜鹃》到《明月清照》,程学勤共为大大小小的黄梅戏作曲204本。“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一直是程学勤的创作理念。
程学勤创作极为勤奋。在四十二年的工作中,从1956年开始作曲的《杜鹃》、《洪波曲》至2005年11月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安徽电视台合拍的四集黄梅戏电视剧《明月清照》止,程学勤共为黄梅戏作曲大、小戏204本(含合作);程学勤没有地域偏见,从1983年至2003年,程学勤为湖北黄梅、罗田等黄梅剧团作曲剧目17本(其中大戏14本)。从1959年的《蔡文姬》至1982年的《珍珠塔》,程学勤共写了23张唱片,从1984年马兰主唱的《白蛇传》至1990年吴琼主唱的《珍珠塔》,有磁带20余盒。还有为电影作曲的《红霞万朵》、《朱门玉碎》、《山乡情悠悠》;电视主要剧目《卖油郎》、《公主与皇帝》、《桃花扇》、《黄山情》、《寻常人家》以及《西楼会》等。
即便是在1998年退休后,程学勤也没有停止对黄梅戏作品的创作。去年,程学勤还担任了四集黄梅戏电视剧《明月清照》的音乐创作工作,在这部作品中,程学勤将各种不同的唱腔融合在剧目中,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在一起。尽管程学勤谦虚地说:“我获奖不多!”但程学勤的作品仍旧囊括了多项业内大奖……
不仅作曲,程学勤还注意研究著述工作。论文《继承与发展黄梅戏音乐写作杂谈》一文汇编在《安徽省戏曲音乐论文选》中。对于黄梅戏今后的发展,程学勤说:“创新是必要的,但黄梅戏应该尽量保持原有的风格,无论如何不能改的不像黄梅戏了!”(记者杨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