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闲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6818875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06日

海上闲鸥—谢闲鸥画集—前言

发布时间:2016-07-23 12:07:44      发布人: caiqi
前言 
自晚清始,海上画坛,群英荟萃,形成影响深远的海上画派——海派。海派者,如众流汇海,而无一派可统领之,故曰海派无派可也。百余年风云激荡,世事变幻,今人已难详悉当年画坛英杰之行藏与丹青风采。活跃于民国时期的画家谢闲鸥,是人物仕女、山水、花卉、翎毛走兽无所不精的全能画家,尤以人物仕女最为时人推重。
       谢闲鸥(1900--1979)名翔,别署海上闲鸥、月斋主人。浙江上虞人,寓居上海。
       谢闲鸥先生是位天才型的画家。他幼年曾读书私塾,因家境贫寒,十六岁即入米行为学徒。他酷嗜绘事,自学不辍,他的绘画成绩引起朋友、长辈的瞩目,引入人物画家沈心海门下。闲鸥先生从师一年即成职业画家,可知他从师沈心海之前的绘画水准所达到的高度。拜入师门可以说只是师出有“门”而已。先生二十三岁推出了首部个人画集《谢闲鸥人物仕女画谱》。这些都不能不归之于先生的天资卓越与奋发。
       闲鸥先生的人物画追踪到唐宋一路,开相高古有士气,线条遒劲又带飘逸之状,亦具唐风。不容忽视的是闲鸥先生的独门绝技,这是他人物画的创格。此类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螺壳幻景图》、《众神图》等,郑逸梅先生这样评价道: “能在小小的扇面上,画五百罗汉、灵山大会,瑞气氤氲。每一罗汉,各有表情各有动作,加之降龙伏虎,弄狮控象,有复点缀一二梵宇琳殿,不可方物。”纵观画史,可谓前无古人。这得力于闲鸥先生具有作为纯粹的以绘画本法作画的艺术家深厚的造型能力与笔墨功夫。
闲鸥先生的成功,不得不提及他的交游。他参加了许多书画会,诸如豫园书画善会、题襟馆、他山雅集、素月画社等,会员大多是社会名流、画界翘楚。据他自传云,他与吴昌硕在题襟馆书画会上有交往,一九二三年吴八十生日,他与沪上书画家共赴吴宅祝寿。先生与任伯年之子任堇叔私交尤密。又与程瑶笙、王一亭、张大千、张善孖等时有交往。“民初四家”之一曾熙为其首部《谢闲鸥人物仕女画谱》题赞曰“艳溢锱毫”。之后陆续出版的多本画集、扇集,于右任、叶恭绰、吴敬恒等先后为之题签。师友间的陶染,提高了闲鸥先生的修养,亦奠定了他在民国海上画坛的地位。
更为人称道的是闲鸥先生组织书画会,创办画社的业绩。一九二三年,先生年仅二十三,与孙雪泥共同发起《新世界书画会》。参加者不乏名家,如程瑶笙、任堇叔,沈心海、杨东山等。一九三零年,时年三十的闲鸥先生创办了长虹画社。在主持长虹画社期间,开班授徒,当时画社学生(包括函授),从地域而言分布全国各地,人数近三千人之众。并多次举办长虹画社社员作品展,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共出版了画刊、画集五册。其时,长虹画社社址即在先生居所“谢寓”,凡举办画展、出版画集,闲鸥先生一任其劳,故长虹画社之成绩即当视为闲鸥先生之成绩。闲鸥先生不但是位卓越的画家,也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美术教育家,这应当是毫无疑问的。
一般来讲,把闲鸥先生的人物画归为海派工笔人物画,并无不妥。但谢先生此种画法以整笔画称之更为恰当。晋唐宋元之整笔画形神兼备,最重要一点乃是写对象之形,决不如后世之写意画脱略形似,光追求所谓笔墨意趣。闲鸥先生遵循晋唐宋元以形写神之精神,但在形象的形成过程中而能出之于笔墨,他的笔墨之精妙是配合形象塑造要求的。因此,闲鸥先生一路较为工细的人物画也可称之为工笔写意。他的创作态度精工而不拘谨,线描设色精细但不纤细,形象的刻画精密而不细碎,粗看是工笔,细看则又是意笔,是之谓骨法用笔。
闲鸥先生的艺术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密不可分。他在绘画本法上驾轻就熟,无不如意,再加上书画同源的笔墨功夫,便如虎添翼,高乎异常了。先生虽不以书家名,他的书法功夫可从他诗稿(《月斋吟草》)的小真书,题跋存稿的小行书以及他绘画作品上的题跋题诗窥见一斑。闲鸥先生带行草风格的小行草非常之自然潇洒,气息亦甚纯正,用笔熟练、精能。但我们在他绘画作品上几乎不见此类小行草用以题跋,究其原因,闲鸥先生的画为整笔画风格,整饬严谨,小行草似不甚相合,故谢先生多以工整的行楷书题款以求相合无间,他的书法之长是为绘画对象服务的。正因有此书法功力,他的画便高于一般的工笔画家,当然也与单纯玩弄笔墨而脱略形似的写意画家异趣。
中国画诗、书、画相结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闲鸥先生能诗,它的题画诗非但切题,且隽永有弦外之音,与他的画作相得益彰。先生为人儒雅,谦谦君子也。但正如晋朝陶靖节先生,亦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的刚猛。请看他的《庚辰四月自题小影》:“弹指韶华卅九春,何堪回首认前尘。而今振策驱羸骥,驰过荆榛不忧贫。”又如抗战时期作《流民图》,题诗曰:“九州烽火十年摧,锦绣田园尽劫灰。为问峨冠肥马客,几人能解众鸿哀!”又如《高士观泉图》题诗:“绝壑幽岩到处求,芒鞋踏破几曾休。千山储得清泉出,底向人间作乱流。”他对自身是“不忧贫”,对于劳苦大众、国家命运却充满了忧愤,表现出士人的气节。
闲鸥先生人物画题材多古之隐逸高士,如竹林七贤、商山四皓、靖节居士等,实乃借昔贤以寄托自身之襟抱,藉古人以浇我心之块垒。他的人物画是为了成教化而助人伦的。他在《钱派人物画》一文中引了钱慧安太老师的话:“我们从事于人物画创作者,关键要认清自己作画的方向。以艺为本,以术为辅,以人物画作为教育社会的工具。应该以思想性来指导艺术性。 . . . . . . 令欣赏者接受既愉快又感化的作用。”随后写道:“我们从事人物画创作的画家,理当努力达到这个境界。”先生无疑是这样一位终身不懈的躬行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闲鸥先生即加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供职于上海博物馆,从事古书画鉴定。五十至七十年代,闲鸥先生继续锐意取进、埋头创作,许多作品被荣宝斋及海内外藏家收藏。先生人品、艺品高洁,为人耿介,淡泊名利。一九八一年四月,先生遗作展在上海举办,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闲鸥先生作为海派人物画家的重要代表,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令人钦敬。今天,新的时代呼唤传统中华文化,人民需要进一步认识闲鸥先生,学习闲鸥先生。作为后人,有责任让他和他的作品回归世人的视野,并将先生精湛的画艺发扬传承,这就是我们编辑出版《谢闲鸥画集》愿望所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