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尧热心公益事业几十年
张女士怀着悲痛心情指着修缮一新的长寿街街面说:“是老人家多年的奔走,才有我们今天街前街后生活环境的大改善。”作为一名中医,老人多年来倾心公益事业,痴心不改,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据了解,老人对社会公益慈善的关注与关心,源于其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家族风气的熏陶。他1925年10月出生在当地一个书香门第,由于青少年时候家境贫寒,老人早早便形成了担当责任和付出奉献的道德情操,促使他走上了公益慈善的道路。尤其是退休后,他更加热衷于关爱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和支持家乡建设等公益事业。他曾为找他治病的部分家庭困难的人员免费送医送药。为了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他还亲自外出采药,回来按规炮制后,给病人用。那些得到他照顾的人,一提起他的名字,不少人会眼含热泪。他给有困难的人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相关事迹曾在《六合日报》头版头条上报道过。为了支持家乡的建设,他充分应用自身才智,积极向地方社区或政府建言献策,2013年11月主笔撰写了2万余字的《关于开发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东王社区旅游资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地方政府;他还充分应用自身影响力,一片赤诚为百姓,从关注民生民本、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农民农村等问题出发,经常向当地社区或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合理化建议最终得到采纳。
由于他做事公正,在当地威望高,当地不少人遇到矛盾事情解决不了的,都会请他帮助调解,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作用。他还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义务辅导员工作,2016年七八月,为南京晓庄师范等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信念教育;2017年7月8日,为南京力群小学部分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善,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