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因病去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96554769
本馆由[ 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6年09月06日

教科书找不到人卵资料

发布时间:2016-09-06 17:02:29      发布人: 孝爱天使

当时医护人员对人卵的认识少得可怜,教科书上画的是猪卵。第一步是得在国外文献中找出什么是人卵,然后再从显微镜下对比寻找真实的人卵。

张丽珠胆子大。手术过程中,一边开刀修复输卵管,同时用手触摸到卵巢的卵泡所在,凭借手感用针刺进去,抽取卵泡液。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容器,就把盛卵泡液的试管放在保温杯里。刘平是张丽珠当年的骨干助手,“人卵很娇嫩。我抱着放卵泡液的保温杯,从手术室小跑步穿过操场,跑大约十几分钟,赶紧趁着‘新鲜’送到组织胚胎教研室,请他们找卵。”

培养液当年要自己配制。实验用的一些器皿和培养碟,也是1986年张丽珠去美国,听说在墨西哥边境有卖的,顺便买一些带回国的。今天使用的试管都是保证对胚胎没有毒性,而当时“大家找个管子好好洗一洗就用了”。

张丽珠记忆最深的是:“当年手术取卵只有一根针,这个用完了消毒再接着用,后来针头钝了,就拿着针头去钟表铺,找老师傅磨尖了带回去消消毒,下次手术继续用。加“土方法”,找到第13例的时候居然就找到人卵,并且完成了体外授精。1987年,张丽珠一共对32个不孕患者进行了胚胎移植,其中两人在这一年成功怀孕。

来自甘肃礼县的民办教师郑桂珍成为幸运者。幸运的不孕妇女1988年,郑桂珍38岁,结婚20年,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孩子,总是感觉不完整。”这个简单的愿望让郑桂珍奔波在全国的各大医院。在西安,医生甚至已经给她判了“死刑”:输卵管不通,终生不孕。

郑桂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辗转来到北京找到张丽珠。幸运的是,郑桂珍在取卵手术后,1987年6月16日体外授精成功。

1987年6月26日,医生把受精卵用特殊管子送进郑桂珍体内,7周后妊娠。B超显示出直径2厘米的胎囊胚胎及原始心脏搏动,其后整个妊娠过程顺利。

1988年3月10日清早,张丽珠走进手术室,却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来了好多记者,把手术台都包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我一看有些担心,万一这孩子出来是个豁嘴或者畸形,这可怎么办?”

郑桂珍剖腹产手术很顺利。上午8点56分,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女婴出生了。“3900克,52厘米”。郑桂珍接过孩子一抹幸福泪,号啕大哭。(相关文章刊发于《健康时报》2008年11月17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